死海效應

一開始是看到一張圖,後來在商周 FB 找到原始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bwnet.fans/photos/a.398321471836.180093.186593071836/10155471045331837/?type=3&theater&ifg=1

查了得到 App,也有一點內容提到這個詞,原始的出處是這篇文章: http://brucefwebster.com/2008/04/11/the-wetware-crisis-the-dead-sea-effect/

文章還沒細看,不過似乎包括其他引用的文章,都沒有提供太多破局之道,這個議題值得持續追蹤

Give and Take 描述 taker 提到的論文

《Give and Take》裡提到 taker 是 “kiss up and kick down”,引用的論文是 Roos Vonk, “The slime effect: Suspicion and dislike of likeable behavior toward superio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不過論文裡用的字眼其實更露骨 “licking upward-kicking downward”

這裡可以免費下載全文 PDF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2551842_The_slime_effect_Suspicion_and_dislike_of_likeable_behavior_toward_superiors

論文等讀完再另外做分享,下面附上《Give and Take》作者亞當·格蘭特的 TED 演講連結

《管理童話》黃鼠狼對獅子說:「我培養你成為萬獸之王」

假如劉邦對張良說:「我培養你成為第一謀士」

對蕭何說:「我培養你成為第一丞相」

對韓信說:「我培養你成為第一將軍」

有病,劉邦嗑藥不想得天下才會這樣講

韓信從項羽陣營跑到劉邦那,本來在劉邦那又要跑,被蕭何月下追韓信追回來,就是因為沒有被重用,沒有被快速重用

但劉邦本身其實也看不出韓信的才能,好在是還能聽進蕭何的話,隆重拜韓信為大將軍

職場也一樣,對於並非剛入社會,而且早有歷練的人才,試驗過能力之後,就該早早重用或早早做好計畫,特別是原本組織中能人不多的情況下,講要「培養」都是種侮辱

不過諷刺的是,通常也就是自身能力太差,看不出人才價值的人,才會講「培養」這種忽悠的侮辱話

還是應了那個道理,能力越差的人越不覺得自己能力差,也越看不清和別人之間的高下之分,尤其坐了高位的人更容易會百倍自我膨脹

不過這種人,只要他底下沒有會看破國王新衣,或者會說破國王新衣的人,也就沒問題了(庸才無法略過職位的光環,看到人的本質)

組織就繼續平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