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逐集觀看札記,無論如何都要先愛自己

我的主動式看劇實驗,邊看劇邊隨意寫些對劇情的想法,在被動接受之餘,也讓自己有一些輸出。(多少會描述到一些劇情片段,閱讀前請自己衡量)(因為不是在寫劇情大綱,不會所有劇情都提到)

第一集

開場老師頭幾句也太靠北的唸教科書調調。

開頭故意讓人搞不清楚發生什麼事,老師還是讓人覺得生硬,或者對白太不自然。主要梗大概就是鑑識學生推理和邏輯很好,但少了同理心之類的。

屍體做得太棒。

爭論另一個案子有沒有疑點的衝突,不過這整群人都好生硬。

亞斯伯格爛梗又出來衝三小。

國台語使用角色上的刻板印象和偏見,還是讓人很厭惡。

小孩打翻鑑識人員(應該是主角?)家裡危險物品,這段實在太做作刻意,老梗廢到笑。

解剖台上睡覺,又是一個爛老梗。

這戲裡的警察真的是智障,誰自殺會把自己溶屍啊?

這集結尾確定屍體不可能是蘇可芸。

方毅任這角色目前我覺得討厭,只是好像也沒有其他比較讓人喜歡的角色,這有點奇妙。

第二集

蘇可芸在錄音室裡看起來好大媽,原來是這個年紀設定?

又一個屍體,可能是蘇可芸,模式可能開始出現,前一案誤以為的被害者是新一案的被害者。

查張聰健這段感覺比較悶。

第三具屍體。

這集倍速看可也。

第三集

回憶,張聰健原本是業績第一名,得癌症後三個月業績掛零,公司也很無良。可能因為是開場快速帶過,還是覺得很生硬,也不引起人特別同情張聰健。

第三具屍體似乎就是張聰健(沒有預示下一個了?),倉庫主人被調查,還是感覺可以用倍速看。

此劇音量實在很有問題,有時配樂聽不太見。

超瞎的,一根針筒留在倉庫附近,之前都沒被發現。

莊家兩兄弟的故事,還是帶不出觀眾情緒。

方毅任推論出三具屍體都是自殺,有超出預期,不錯,這些自殺者的關聯則是懸念。

第四集

開場帶出莊秉耀一開始冒用他哥哥作品的事。

警察在那邊激憤秉耀完全不關心哥哥怎麼了,我覺得這種戲超蠢的,激動個三小,別人的哥哥,又不是你的哥哥(不要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看戲的人更沒必要折磨自己在那邊激憤)。

接著果然帶出哥哥失明後,全家心力、資源都投注在哥哥身上,爸媽走了以後,全部責任變成秉耀在承擔。

這段劉光勇追蹤半天,也是頗無趣,兩倍速還嫌慢。

海茵童年也是滿慘,老梗,大家都要很慘,後面要觀察這個慘跟其他劇情有沒有關聯。

第五集

開場是過去劉光勇打死人的經過,有點鳥。

實在有點受不了小廖的「刑警」形象,可能外國劇的刑警形象看多了。

承寬家裡有個死屁孩,又是老梗,超煩。

真的超智障,劉光勇脖子被醫療器材固定著,承寬還叫他點頭搖頭來回答問題。

劉光勇就輕易地被幹掉了,瞎。承寬還罵別人連一個人都看不好,他自己也在醫院,廢到笑。

第六集

開場海茵爸爸帶著全家自殺只有爸爸真的死了的過去,不知道這段要幹嘛,還看不出能否有特別的用處。

小廖是在講什麼難笑的冷笑話,都屍體了,不管有沒有冰住,被從高樓丟下來,都不會用手護頭啦,超蠢。

電視播出死者們的遺言、願望,方毅任女兒江曉孟也現身影片中,說協助大家完成心願。看到這覺得這協助自殺的作案,也不是什麼新梗,自殺議題的探討好不好,還看不出來。但就算好,也不會因此讓這劇前面的所有缺點不見。

兩倍速持續中,完全合適。

第七集

開場誠皓對曉孟說出心聲這段,大概是目前唯一讓我覺得有點淚點的。

曉孟小時候受傷這段蠢戲,方毅任又回憶一次。我也一直懷疑方毅任能結婚才是最不可思議的一點,跟妻子離異目前也還沒著墨太多。

曉孟唸了一堆小時候看到的方毅任處理的案件,一樣蠢戲。

最後這段親情糾葛戲超廢(還是不知道他們夫妻為何離異)。

第八集

開場這段黑心療養院、周洋和雅均,還真是無聊。

跳海的曉孟和方毅任都沒死,父母感情戲有夠無聊,小時候女兒受傷,爸爸就逃走係三小。

海茵和雅均的說教 PK,還是無聊透頂。

結局也不值得說些什麼。

結論

滿多讓人不爽的點,別的地方也都有人提到,主角們也都不討人喜歡。我看到有人竟然罵說主角討人厭的人,是沒有同情心,生活裡一定也沒有愛。我覺得係得靠北,看劇跟生活並不一樣好嗎,看劇某種程度都是要暫時逃避現實,角色不討喜當然對於作品本身是一種失敗。

另外劇裡提到的邊緣型人格障礙,很亂用,剛好有精神科醫師寫了文章,我就不自己談這塊,直接連結醫師文章:

談談《誰是被害者》裡的江曉孟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症嗎?

最近的台劇《誰是被害者》裡的江曉孟,在討論她的病歷時,念了很多的疾病,其中有一個很快念過去的病是邊緣性人格障礙症。雖然不是整個劇集的重點。因為之前有人許願問說想要了解邊綠性人格,所以透過這篇文章,我們要來還願了。 …

anatomind.com

編劇只是賣弄名詞,沒有真的懂,這也是台劇編劇跟美劇編劇的落差,美劇編劇可以讓人感覺到對心理學的掌握非常深。

無論如何都要先愛自己

劇裡誠皓說的話特別讓我動容,可能因為我也是從小缺愛的,但愛要從自己開始,就像那個說討厭主角就是沒有同情心的人很愚蠢,也不會有人因為看了劇就愛我們,而且如果有,那也可能比較多是同情,不是愛。

推薦這個影片,要看到後半畫面上打的字,雖然可能還沒遇到歌詞中説的那樣的人,但要先活著、活好,才有可能遇到。

另外也推薦蘇絢慧老師的《受害者情結:擺脫惡性糾葛的人際關係,重新找回完整的自己!》,不要讓自己陷在受害者情結裡,也不要幻想有個拯救者就能讓自己一切都好了(孤兒原型)。自己愛自己,自己讓自己好。

《紙房子》第四部爆雷清單

延續之前三部爆雷,底下都是邊看邊記下的一些看點,全部都是爆雷,請慎入。

《紙房子》前三部爆雷清單

底下都是邊看邊記下的一些看點,全部都是爆雷,請慎入。

medium.com

第四部

  • 被火箭炮打中的裝甲車上的人似乎沒死
  • 被狙擊的奈若比好像要死,應該也不會死
  • 教授下樹了,警察在朝樹上開槍
  • 教授鬥牛
  • 要幫奈若比動手術前還要鬧一下
  • 回憶裡,奈若比和斯德哥爾蒙竟然要推東京做這一票負責人,腦袋洞很大
  • 警察快找到教授鬥的牛,又被教授騙走
  • 里斯本被帶到警察指揮中心,大肚子督察跟她寒暄
  • 廠長還是一樣噁男
  • 丹佛又在管里約為何甩了東京
  • 帕勒莫因為被東京搶走指揮權鬧著要走
  • 丹佛講的瞎話讓斯德哥爾摩覺得無法再和他在一起
  • 波哥大跟丹佛上了一課
  • 東京突然聰明了一下,告訴教授里斯本被殺是假的
  • 丹佛妄想懷疑里約和斯德哥爾摩有發生什麼
  • 里斯本酸大肚子督察,督察說她老公已經癌症死了
  • 東京被脫身的保全組長打暈,保全組長很有一人清場的氣勢
  • 驚爆!莫斯科的乾兒子(馬尼拉)是跨性別,目前是女生模樣(不過查了演員單純就是女生而已,這樣不怎麼厲害)
  • 馬尼拉扮人質吵著要加入搶匪
  • 好扯的槍戰,保全組長被前後夾攻,還一槍都沒中
  • 回憶中,奈洛比想跟教授生小孩 XD
  • 廠長慫恿行長,被行長罵跳梁小丑
  • 回憶中,丹佛和馬尼拉聊了下性別的事,不過因為演員本身沒梗,這段實在不怎麼有趣(也沒出現馬尼拉以前男生的樣子)
  • 奈洛比被殺,其他人在近距離又沒殺到保全組長
  • 丹佛還在妄想斯德哥爾摩跟里約有什麼
  • 教授利用里約被刑求的事,讓官方人員受到衝擊
  • 大肚子督察被逼後,故意在媒體面前捅政府
  • 大肚子督察發現警方裡有問題的人
  • 噁男廠長硬要當英雄,被馬尼拉開槍打腿
  • 里斯本被救,大家還演了一場戲讓她進到銀行裡
  • 大肚子督察找到教授的藏身處(又要讓人看第五部)

《歌劇魅影》每個人心中的魅影

光明與黑暗、天堂與地獄,這劇表達出的某種人類的永恆主題,在以前就深深吸引著我,現在的我也許能比較完整描述出我的感受。

目前重新複習,我看的版本是2011年的《歌劇魅影 : 英國皇家亞伯特音樂廳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滿推薦的,不但場面壯觀,結尾還有很多彩蛋。

首先要說,這劇不能用二分法、二元對立的心智模式來看,不能帶著要去判定魅影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心情去看。

二元對立的心智模式和邊緣型人格障礙

首先聲明一下,我不是相關專業或做相關工作的,本文所寫的是從小到大生活中看到的,以及看書看資料後,得到的一些想法,純屬個人看法而已。

medium.com

魅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黑暗面,在你我的心中,正如主旋律的歌詞:

《Phantom of the Opera》歌詞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there
Inside my mind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there
Inside your mind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there
Inside my/your mind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here/there
Inside my/your mind

克莉絲汀也有黑暗面,在魅影的歌詞中也提到了:

《The Music of the Night》歌詞

Floating, falling, sweet intoxication
Touch me, trust me, savor each sensation
Let the dream begin, let your darker side give in
To the power of the music that I write
The power of the music of the night

You alone can make my song take flight
Help me make the music of the night

另外我想引用一段武志紅的《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終身成長篇)》第五章「自由」裡的「讓憤怒流動」:

例如《歌劇魅影》中的女主角,她之所以唱不出最高音,是因為她活在競爭中,劇院本來有一個台柱子,可她年紀大了,需要讓位給年輕女孩,但她不願意,因此兩個人之間存在著嫉妒和競爭。女孩顧慮太多,於是生命力也被堵塞了,而魅影唱歌劇的聲音一出現,她立即被吸引,知道那是一種極致,而後也在他的引導下,終於唱出了自己的最強音。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終身成長篇)

一個人的生命,終究是為了活出自己。如果你有幸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告知這一點,並身體力行,那麼你或許會有一個非常不同的人生起點。自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武志紅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斷深入,到現在已有25年。在這期間,他通過十幾本書、幾百萬字…

www.books.com.tw

很推薦大家也讀讀武志紅的說法,我這篇著重的點會在不太一樣的地方。

克莉絲汀被魅影吸引,但忍不住好奇去揭開他的面具後,魅影又羞恥又憤怒又坦白地說出他的心聲:

《I Remember / Stranger Than You Dreamt It》歌詞

Stranger than you dreamt it
Can you even dare to look
Or bear to think of me?
This loathsome gargoyle, who burns in hell
But secretly yearns for heaven
Secretly… secretly
But Christine

Fear can turn to love — you’ll learn to see
To find the man behind the monster
This repulsive carcass, who seems a beast
But secretly dreams of beauty
Secretly… secretly
Oh, Christine

魅影說自己是在地獄裡焚燒的噁心石像鬼,卻偷偷渴望著天堂;醜惡的形體像個野獸,卻偷偷夢想著美女。

這段心境實在是太像青春期以後,嘗試向外發展親密關係時會有的心情了,因為還缺乏自信,容易覺得好像對方都是美好和光明,自己都是醜陋和黑暗,如果原生家庭感覺像地獄,又更會覺得好像別人都是天堂。

魅影醜陋的臉,代表我們每個人平常藏著、羞於見人的那一部分,電影《心靈捕手》裡,威爾和史凱拉吵架那段,很精彩地描繪出這種心理。我們大部分人不會醜到魅影那樣,也不會慘到威爾那樣,但都或多或少會有這種心理。如果沒有過,可能天生太幸運,不然就只是缺乏自覺而已。就算外表好看的人,某些部分也可能很嚇人(這也許需要自己體會過才知道)。

克莉絲汀很惶恐的時候,被勞爾帶到屋頂上,她一開始唱的歌詞在表達她的恐懼,但最後一段又忍不住表現出對魅影的某種眷戀(這裡演員表現的轉變很棒):

《Why Have You Brought Me Here》歌詞(克莉絲汀)

But his voice filled my spirit
With a strange, sweet sound
In that night, there was music in my mind
And through music, my soul began to soar!
And I heard as I’d never heard before

Yet in his eyes
All the sadness of the world
Those pleading eyes
That both threaten and adore

但是勞爾從頭到尾都是在否定魅影,也就等於是否定克莉絲汀的黑暗面:

《Why Have You Brought Me Here》歌詞(勞爾)

This Phantom is a fable
Believe me
There is no Phantom of the Opera

There is no Phantom of the Opera

What you heard was a dream and nothing more

然後勞爾就唱了情歌《All I Ask of You》,克莉絲汀也以為勞爾能讓她擺脫魅影,兩人最後相吻,有些觀眾在這裡拍手,也有人覺得他們的愛情很美好,是偉大的愛情(維基上寫的),我只覺得無法認同這膚淺、空洞的愛,因為這一對注定要失敗。

勞爾不願去看見黑暗面,在這點上完全否定克莉絲汀,這對關係絕對是巨大的傷害。對克莉絲汀來說,在愛情中還要壓抑和隱藏黑暗面,她就無法表現出完整的自己,她會覺得少了什麼,她無法拋棄黑暗面,因為黑暗面同時也蘊藏著力量,所以她徬徨著在墓地裡尋找父親或魅影,唱出《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ct II. “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Christine)》。

魅影回應克莉絲汀《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ct II. “Wandering Child… / Bravo, Monsieur…” (Phantom, Christine, Raoul)》,這時勞爾也出現,三人的三角關係拉扯著,勞爾覺得克莉絲汀的心又偏向了魅影(很理所當然呀)。

魅影替代男主角,在劇中劇舞台上和克莉絲汀假戲真唱《The Point of No Return》,彷彿也在述說他們真實的關係,克莉絲汀把魅影罩袍頭上掀開,魅影露出戴著面具的臉後,換魅影唱起求愛歌《All I Ask of You》。

被其他人打斷後,魅影帶著克莉絲汀躲到地下迷宮中,這裡的《Down Once More… / Track Down This Murderer》魅影述說他的臉造成他種種不幸,克莉絲汀有一段歌詞說:

This haunted face holds no horror for me now
It’s in your soul that the true distortion lies

她已不害怕魅影的臉,魅影真正扭曲的地方是他的靈魂。

這段實在是太充滿了心理學的比喻,同樣可以用電影《心靈捕手》那段來說明,威爾覺得別人知道他的真實情況(魅影的臉)就會不喜歡他,所以常常是自己先主動把別人推開(扭曲的心理)。

就像勞爾膚淺的愛,不能讓克莉絲汀逃避她的黑暗面,克莉絲汀的愛,也無法直接讓魅影走出他的地獄,離開地獄的那一步還是要魅影自己跨出去,就像《心靈捕手》的威爾,也必須先放下自己扭曲的心理,才能再去尋回史凱拉。

克莉絲汀吻了魅影,我想是出於真心,而不是為了救勞爾故意做的,她和魅影雙方都看見和接納了彼此的黑暗面,魅影最後選擇放了勞爾讓他帶克莉絲汀走,走的時候克莉絲汀還不停回頭看魅影。

魅影讓克莉絲汀走,我想是他知道自己還沒走出自己的地獄,而且他也做了錯事,留著克莉絲汀只是把她一起拉進地獄。

勞爾和克莉絲汀從此就幸福快樂了嗎?韋伯後來出了《歌劇魅影:愛無止盡》(我19年才發現有這部),告訴大家事情不是憨人想的那樣。

我猜韋伯也許很受不了有些人以為,最後看起來幸福的就是好人,魅影就是壞人,勞爾和克莉絲汀從此幸福快樂。其實《歌劇魅影》本身著重的點是在魅影的救贖,也就是每個人黑暗面的救贖,我會合理懷疑韋伯投射了很多自己在魅影這個角色上。知道這點,自然就不會對《歌劇魅影:愛無止盡》的劇情有太多驚訝,但不知道的人,就會覺得續集的劇情很瞎。

不過也正是因為續集,我更有信心講出這篇想講的東西。

總結

小時候我們力量和自信還不夠,總覺得是有人能讓我們醜小鴨變天鵝、灰姑娘變公主,就算覺得身處地獄,也只能盼望著有一天有個人會把我們拉出地獄,這時對外發展關係的失敗,都彷彿是天大地大的事。

之後我們漸漸比較有了力量,特別是經濟上開始獨立,甚至空間上也獨立(離家),但心裡卻可能仍受到以前的制約(習得性無助),因為原本身處地獄而覺得整個世界都是地獄,總覺得還是需要靠別人,才能讓我們離開黑暗地獄走進光明天堂。

而後,也許靠著自己的努力,加上有人適時稍微拉了一把,我們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並不完全是地獄,我們自己就能走出地獄創造自己的天堂,不需要靠別人給。就像續集中,勞爾並沒有帶給克莉絲汀天堂,反而成為了她的地獄。

我們也終於了解,自己心中的那張魅影的臉(自己覺得的外在或內在缺點),並不嚇人。其實對自己越感到自在的人,就越不會去挑剔別人,真的覺得不自在的地方而能夠改變的,可以選擇去改變,無法改變的只要選擇接受它,也就能夠感到自在。

最後,也許我們能夠去尋求彼此深深理解與接納(羅傑斯)彼此魅影(平常不會對外人表現的一面)的愛。

韋伯阿公滿可愛的,可以看看 XD

《命中注定我愛你》Netflix台版逐集觀看札記

因為一些因素需要至少看第一集,但第一集就覺得很瞎,可是這部不但當時收視率驚人,又有很多其他國家翻拍版本,就忍不住整部看了,之後也會看別的版本(Netflix 韓版優先)比較看看。

Netflix 版一集時間比較短,集數比較多。

第一集

開頭就是個有點苦命幫大家打雜的角色,標準老套 XD 角色故意扮醜(應該說普通,因為根本不到醜)也很老套(眼鏡是平光的)。

角色對著觀眾說話,現在看起來有很大的不合時宜感。

回憶小時候爸爸跟她講灰姑娘的故事,爸爸教的愛情觀實在也不怎麼樣,而且爸爸的眼鏡也是平光的!

業績王子離職當天突然找她聊天,一看就猜到這個角色是要讓她學到教訓的,而且這業績王子怎麼那麼雷,兩人好像都還沒開始親近起來就在情緒勒索。

廣告海報的人物突然跟女主角互動起來,這個呈現方式是好的嗎?實際是可以理解成女主角自己在跟自己對話,雖然有點超現實感,但作為喜劇好像也無可厚非。

竟然就跟看起來根本還不親近的業績王子一起去兩人的旅行,而且業績王子表現得那麼爛,雖然早就猜到是要吿吹的節奏。

兩個賊仔的出場戲,還有互相白痴的對話(為了向觀眾解釋他們要做什麼),都好爛。

安娜這角色追求夢想這段,倒讓人有點動容。

業績王子在把其他女生,被女主角看到,還可以一個硬拗、一個被拗過去,這段戲真的好爛,然後業績王子又情緒勒索到女主角信用卡去用(爛到來不及吐槽)。

兩個賊仔對男主角下完藥,又在互相解說,其實是為了說給觀眾知道,爛到爆。

第一集小結

看到這已經覺得爛到可以棄坑。

第二集

被賊仔下藥的男主角就這樣跑錯進女主角房間,還直接發生了關係,然後那個飛彈發射和飛機起飛畫面是怎樣,什麼年代了還配這種東西,超北七 XD 靠北,還有火車過山洞。(Update: 有幸看到這部分劇本,這塊是導演問題)

男女主角的爭吵好無聊,女主角回房間又看到業績王子已經帶了女人在他們房間裡,又來了個大亂鬥,真是無聊透頂。業績王子來個渣男力大爆發,爛爆的劇情,好難讓人入戲呀。

男主角看到打扮後的女主角看傻了,因為本來就是美女啊,真是好標準灰姑娘故事,真是很讓人起不了勁。

賭場戲也好無聊、好北七,演那麼久不知道衝三小,贏了壞人(其實不該用這詞,不過這邊的角色設定就是典型的壞人)也一點不嗨。

輸了之後壞男女馬上鬧翻,就完全是心智幼稚的表現,然後男主角要求壞男跟女主角下跪道歉,就不追究他輸的債,真不知道這種道歉或教訓就會爽嗎?根本沒讓人入戲呀。

第二集小結

還是很想放棄,唯一看下去的動力大概是看帥哥美女做羞羞的事。

第三集

雖然被大家誤會要求要吻,只有吻額頭是三小,兩人都發生過關係了。

跳舞這段還不錯,女主角笨拙出錯就說對不起,男主角鼓勵說不要說對不起、要加油、自己給自己加油。愛是能夠包容對方的笨拙,但這種戲很容易出現的問題(不確定這部會不會)是,男生好像是完美的,都是女生被包容,但愛應該也是互相的,也會有女生要包容男生的地方。如果男生都要是完美的,女生處處都是被包容的,那這種關係不過是小女生和父親的關係罷了。

紀家二媽母子的戲,也是有太多其實是為了將給觀眾聽的對味,很多餘。

存希看光碟內容被紀家二媽母子看到,光碟又很輕鬆被他們偷走,超瞎。

第三集小結

在糟粕中找到了一點點好看的東西。

第四集

律師一副完全不專業的樣子,雖然是喜劇,但可以不要 LOW 嗎。

欣怡自己有想要開始改變,但是被同事拗,又退回去一步,存希出來解救,雖然可以讓存希耍帥,不過背後還是要靠白馬王子拯救的邏輯很糟。

欣怡跟存希提到育幼院,接著就是迪倫去育幼院的戲,不會是存希的情敵吧?(偷看維基,好像後來是有這麼一段)

超囉嗦的戲,欣怡要確認自己懷孕,還要有一堆無聊的劇情。超瞎的,為了讓存希也知道,故意弄到讓欣怡上新聞,爆爛。還有為什麼育幼院讓小朋友吃飯配新聞!

第四集小結

劇情很水,也拖泥帶水。

第五集

薑母島居民準備堵人這段,演得太浮誇。船快到島,存希又掉下海,不知道要演什麼,拖戲拖到這樣?

賊仔爸和另一個居民講話,把陷阱佈置都講了,讓上岸的存希都聽到,真是蠢戲。

欣怡說存希是除了爸爸之外,給她安全感的第二個人,傳遞的又是很爛的價值觀,安全感要靠別人給,這樣找的也不過是第二個爸而已。

第五集小結

浮誇又重點很少。

第六集

欣怡對肚子裡的小孩說,又被存希救了,拯救爛戲。

欣怡又陪存希睡(純睡)。

欣怡本來要墮胎,最後被阻止,這樣拖完這集。

第七集

圍著欣怡的肚子問題,島上居民也都牽扯進來,噁爛的母以子貴還有女人的價值在子宮邏輯。

薑王爺廟婚禮又拖了這集。

第八集

覺得不用倍速看,太浪費時間了,等到全劇一半收視率跳高那邊,再看有沒有進步。

存希要欣怡留下小孩,被奶奶要求結婚,又不是真的願意,要整欣怡。

欣怡被同事奚落,還是要靠存希的名義,來得到自己的價值。

看來戲還有變化很多要演,看看灰姑娘是否能跳脫出等著被人拯救的自我設限枷鎖。

第九集

明明是欣怡到存希家,她卻貼一堆便利貼提醒存希一堆事,真是北七。

重點大約就紀寶貝走丟,迪倫趁機撩了下欣怡。

第十集

欣怡明明就先回家,被存希發現紀寶貝不見,才又出去找紀寶貝,現在存希又在那邊感動欣怡很認真找。這段 bug 太大。

電鋸這段太瞎。

粉紅豬遊大觀園,真無聊。

第十一集

腦殘的存希助理,在欣怡和她二姊面前,講出存希是為了讓醫生幫產品背書才來上課,劇本這種寫法超鳥。

粉紅豬遊夜店,無聊。

第十二集

粉紅豬的待宰豬叫聲,實在很膩。

超蠢的打鬥戲,胡鬧劇。

天哪,還來個粉紅豬被就地接生戲,瞎鬧。

第十三集

好俗爛的設定,欣怡、存希在同一天生日,存希奶奶還調侃一下這是偶像劇劇情(這劇我根本無法當偶像劇看)。

硬是要讓欣怡再被虐一下。

第十四集

安娜被陷害不能到,欣怡偽裝起來,一起討存希開心。

真的很蠢,不喜歡就不喜歡,才不會因為你在那邊付出就喜歡,偶像劇才這樣演,喔,這是偶像劇(不要當真)。(不過我也覺得是有可能在最需要的時候,被暖到,而因此引起開啟了原本不存在的門)

第十五集

欣怡爸爸的蠢話,可以不要一直重複嗎。

第十六集

欣怡超沒有自我價值感,存希莫名其妙的命中注定。

第十七集

安娜回來,欣怡又被虐。

第十八集

存希前一集誤會安娜,這一集誤會欣怡,真是個巨嬰。

第十九集

欣怡又讓存希有一些眷戀的點。

第二十集

安娜設計的誤會實在很瞎,欣怡、存希中招也是一樣瞎,所以當事人彼此確認清楚很重要,不要讓別人有見縫插針的機會。

超水的劇情,繼續兩倍速沒問題。

第二十一集

前面一大段欣怡流產,很無聊。

迪倫教訓欣怡這段是難得的本劇亮點,迪倫說「每個人都只有一個腦袋,你只想拿來委屈,不想拿來學習」,是欣怡自己讓別人把自己叫做便利貼。

第二十二集

真不知道欣怡的媽有什麼資格教訓存希,她自己都說因為她常常對欣怡說,欣怡是家裡多出來的那個人,欣怡都不敢說什麼,才會只會一直討好別人,都不會替自己爭取一點小小的權利。

中山龍講他的畫這段又是個亮點,在這麼多蠢劇情裡面,難得有一點藝術、人生哲學味。

第二十三集

這段重逢戲比較有水準了。

第二十四集

存希偷偷作弄欣怡,滿好笑的。

迪倫問欣怡第一天作品就賣出去感覺如何,欣怡說覺得像是自己有 180 公分高,因為終於被看見了。這段滿有梗的,自己能有自信、自己能給自己安全感,就算個子不高心理也能如同有 180 公分高,而不用靠著另一個人的身高來得到安全感。

存希感嘆欣怡的進步,本來不錯,但存希尾隨欣怡,又變成北七戲。

第二十五集

欣怡再次被撞,在醫院和存希打鬧,又變鬧劇。

存希被抓去派出所,鬧過頭了。

存希和迪倫打架,欣怡出來叫存希不要鬧了,很北七的戲。欣怡這裡擺的機車臉,和之前角色確實有很大不同。

存希又被代理商留下來在上海多待幾天。

第二十六集

存希請大師做肥皂匣,欣怡想藉大師行程都滿了推掉,大師卻交給欣怡去做。存希對欣怡說他對他們祖傳產品的重視,倒是頗合情合理(不管他是否還別有目的)。

搞錯禮物給安娜實在太瞎了。

迪倫的想法很成熟,他要大師不要推掉存希的工作,如果欣怡因此就會動搖,他們的感情終究也走不遠。

第二十七集

老是要來個灰姑娘變身的梗,不過這集整體還不差。

第二十八集

欣怡逃回薑母島,存希又有活動要到薑母島,真的很刻意。

第二十九集

酒家戲好瞎。

又不知道在演三小的一集。

第三十集

Anson 和欣怡大姊的戲真北七。

兩人又陰錯陽差在存希家碰面,刻意又刻意。

存希家明明有女僕,紀寶貝要生了,還說家裡只有他一人,要欣怡幫忙。

安娜設計的人工流產同意書事件,有點快揭發還是沒揭發,吊胃口用的梗用了好久。

第三十一集

人工流產同意書事件終於揭發了。

其他部分也是亂七八糟。

第三十二集

欣怡故意讓存希寫陶藝心得,結果存希根本是在寫情書,滿好笑的。

安娜的養母好變態,不過也很真實。

第三十三集

安娜芭蕾舞旋轉的梗還不錯。

存希真是個智障,一直在兩邊搖擺,只要靠近一邊,就會被另一邊的可憐(大部分是安娜)拉回去。

又來一個超瞎的點,會教壞小朋友,欣怡一直不接存希電話,醫院的事情後,存希覺得打了欣怡也不會接,欣怡又怪存希沒誠意。看這種東西,難怪有些人會有扭曲的愛情觀。

第三十四集

智障戲繼續。

大姊說欣怡都沒給存希解釋的機會,不要拿自己的幸福開玩笑,倒是說得不錯。

第三十五集

安娜和迪倫的相認戲也還不差。

智障綁架戲又來了,最後又變鬧劇。

第三十六集

醫院戲也好北七。

這集也很蠢。

第三十七集

存希的想法好齷齪,太噁了。

欣怡健檢出可能很難懷孕,這段實在有點噁,不過因為整部劇開頭的梗就圍繞在這上面,但再繼續玩也有點畫蛇添足,除非因此而多出的東西夠精彩。

第三十八集

律師一副腦殘樣,瞎,因為演的也是鬧劇。

存希和奶奶都不在意欣怡可能會不孕的事,當然也只能這樣演。

第三十九集

結婚之後,欣怡還是滿有生小孩壓力,這樣還是一樣噁心呀。

結果健檢中心是個黑心機構,欣怡的不孕是假的,所以還是懷孕了,三姊妹還一起在河邊生了,真鬼扯。

這段欣怡假不孕,存希和奶奶不在意,有沒有那麼讓人感動,好像也還好,因為劇裡他們也說方法還有很多。現實可能比較大機會不是如此,不過就是因為連續劇可以比現實美好,人們才需要看劇。是說圍繞在生不生做劇情,我還是覺得滿噁的。

總結

這劇雖然也不是完全那麼廢,但整個表現和演員的演出方式,就是低俗、浮誇、LOW,只能說只有小孩或者心智成熟度如小孩的大人,才有辦法完全忍受(這樣講,怕還侮辱了比較早熟的小孩)。這些人通常也還處在二元對立的心智模式,參考:

二元對立的心智模式和邊緣型人格障礙

首先聲明一下,我不是相關專業或做相關工作的,本文所寫的是從小到大生活中看到的,以及看書看資料後,得到的一些想法,純屬個人看法而已。

medium.com

所以像古馳那麼沒有厚度、深度的人設,就是讓這些觀眾一看就可以說他是壞人,整部劇感覺不管編劇或導演,都太害怕觀眾看不懂。我很驚訝這劇收視率竟然可以創下一個難以超越的紀錄,表示這麼俗爛的表現方式,至少在當時大有市場。

是因為觀眾程度低,所以需要低俗的內容,還是低俗的內容,造成觀眾程度低,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這劇我難以忍受,但我不確定是否該太苛責整個製作團隊,畢竟有些觀眾要從簡單的作品看起。只是我也不確定,讓年輕的觀眾,接收劇裡的一些價值觀,是好還是壞(我的感覺可能是偏壞)。

如果從觀眾個人的角度出發,我覺得從簡單的作品看,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永遠讓自己只看簡單易懂的東西,不去挑戰和思考一些一開始讓自己看不懂的東西,那就很容易年紀一大把之後,看戲還要問哪個角色是好人壞人(有深度的戲,角色通常不會是絕對的好人或壞人)。

真實世界,大部分情況也都不是那麼黑白分明,持續用二元對立的角度來看世界,遲早會自己坑自己,而且還可能害到和自己有關係的人,不論是伴侶、小孩、家人、朋友、同事。

《愛的迫降》逐集觀看札記

我的主動式看劇實驗,邊看劇邊隨意寫些對劇情的想法,在被動接受之餘,也讓自己有一些輸出。(多少會描述到一些劇情片段,閱讀前請自己衡量)(因為不是在寫劇情大綱,不會所有劇情都提到)

第一集

女老闆(尹世理)和名人製造緋聞來提升公司業績和股價、財閥的家庭內鬥,開場還滿有意思,尹世理目前給人冷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感覺(應該是給後面做反差舖梗)。

非軍事區的鋪陳,帶出男主角利正赫的背景,滿好的。順便帶出了一個機八人趙哲強,有名字所以後面還會上場?

世理被正赫用槍逼著從卡在樹上的滑翔傘跳下來,剛好跳在正赫身上來個大熊抱,感覺還不錯。世理要逃跑,正赫警告她有地雷,結果自己踩上一顆,這個轉折和角色強弱互換,讓人想笑,世理跑開前還撩了正赫一下。

芒花好美呀,可惜去年 11 月的時候沒去成草嶺古道看芒花。

趙哲強心也太黑了(反派角色塑造)。

世理跑錯方向跑到北朝鮮一個村莊,趙哲強的軍車正要開過來,正赫把她拉到一邊,本來是她從正赫身邊逃跑,現在看到正赫反而覺得很安心,這個反轉很棒。

結尾小彩蛋也很有趣,世理卡在樹上,正赫發現她,但她還沒發現正赫的時候,正赫聽著她對無線電講話,發現原來是隻無害小動物 XD

第一集小結

有被吸引住,反觀另一部被拿來一起比較的劇…(《想見你》)

第二集

開場小世理抓周太好笑,成年世理述說從小到大她的選擇都是對的,可是這次逃跑的時候卻選錯了方向。整部戲應該就是在講為何她這次的選擇是對的,塞翁失馬是故事好看的一個重要定律。

正赫要回部隊,兩人說好電話沒事別隨意打,結果當然還是一堆小事狂打,雖然很老梗,還是讓人想笑(這裡也帶出了南北生活方式差異)。

村莊裡的女人根據丈夫的階級也形成女人之間的階級,真是太可怕了,村莊停電,有階級較低的女人在大佐家幫忙踩人力發電腳踏車,南方則是財閥家族的女人在踩健身腳踏車(似乎這裡就是一定要這樣用個對比老梗 XD)。

正赫買了一堆南韓走私的(女性)用品給世理,這段讓人實際感覺到貼心,而不像那種只是用一個角色對另一個角色的形容,讓人無感。

反派作亂,正赫被抓去審問,接著又馬上揭露正赫身世顯赫。轉折同時又推動劇情,後來正赫又和解救他的人透露包括他哥哥的意外都很可疑,再一次反轉,形成很有高潮起伏的效果。

世理可能會被查到,正赫要趕回去,緊張氣氛營造不錯,以為世理不會被查到,正赫能提前解圍,結果超出預期。

彩蛋以前世理去瑞士,其實已經見過正赫了。

第二集小結

開始逐漸增加的有感浪漫氣氛,不像某劇放 MV 也只有歌好聽。

第三集

正赫為了救世理說謊,另一邊他的同袍在擔心他太老實不會說謊怎麼辦,老梗,但還是好笑。

參與謀害正赫哥哥一環的角色,痛苦懊悔地回憶當時的情況,帶出過去的事還有正赫哥哥談到他們兄弟之間的一些資訊,也埋伏筆,後面這個角色也許會起什麼關鍵作用。

世理送正赫出門,故意要在女村民面前表現,讓正赫配合演出恩愛,果然正赫的軍官形象就是要這樣玩 XD

世理的離別頒獎滿好笑,還故意把最帥獎給別人,而且先不給正赫獎。聽到最帥不是他,正赫的表情,好看,這也是一種撩法呢。

結尾智障一吻太好笑了。

彩蛋北七竊聽梗也好笑。

第三集小結

搞笑和讓人有一點小羞羞的橋段都還可以,反派在背後的運作也增添了張力。

第四集

智障之吻雖然解圍,但讓世理回去的大目標沒成功,戲還要繼續下去。

一起飛滑翔傘放 MV,不是只有歌好聽的 MV 了,不過有點短,不能飛久一點嗎。

正赫腳踏車載世理,家裡兄弟們特殊烤貝類方式、用貝殼喝燒酒,這種日常反而動人。隔天正赫烘咖啡豆、泡咖啡,也不錯。

徐丹部分鋪陳許多,具承俊帶了一點,然後是兩人相遇。

正赫打著香氛蠟燭找世理,這段浪漫有點刻意,但又好笑。

彩蛋在瑞士時,世理算被正赫救了一次,但正是劇情兩人好像都還沒想起瑞士見過對方。

第四集小結

點點滴滴堆疊的浪漫越來越多。

第五集

耍完浪漫,正赫就說自己有未婚妻,世理也不想輸地反擊,在觀眾覺得兩人似乎進展順利的時候,一下感覺又退回原點。

世理問正赫要是他未婚妻回來怎麼辦,正赫說他有想過(徐丹在俄羅斯留學,不會突然回來),他不是笨蛋,一轉頭看到徐丹在家門口,神自打臉,老梗,但超好笑。世理再補刀虧兩句,笑翻。

正赫吃醋世理手指愛心亂給,有點好笑。

這集竟然沒彩蛋,可能這集結尾衝擊力比較大就不放了。

第五集小結

算是比較平淡的一集,不過劇情有繼續推進。

第六集

玩了下世理對具承俊說正赫是她保鑣的梗,果然是正赫形象的正確使用方式之一。

正赫說世理的哥哥們應該很擔心她,竟然沒有被打臉。

徐丹被八婆通知看到正赫和別的女人一起,徐丹故作鎮定說她都知道,對付八婆真的滿需要這招。

趙哲強提到一句俗話說「眼淚往下流,湯匙還是要往上提。」,和《四重奏》(還沒看)裡的「曾經一邊哭著一邊吃飯過的人,一定能生存下去。」同樣意境,曾經有過這種經驗的話,應該很能體會。

最後一段的動作場面有點太扯、太假了,還有一些邏輯不合理,敗筆,不是覺得觀眾應該要感動,觀眾就會感動的呀(雖然有些觀眾腦補能力是很強沒錯)。

第六集小結

還是比較平淡些,正赫明明很在意世理,卻又要堅持一切遵照安排和徐丹結婚。最後的狗血過度動作場面,反而讓人覺得劇變爛了。

第七集

因為前一集結尾的動作爛戲讓人出戲,現在正赫有生命危險,世理在那邊難過,就完全沒有感染力了。手術完正赫還沒醒的時候,世理在正赫病床前自言自語對他講了一堆話,這段很糟,很老梗,又毫無帶動觀眾情緒效果。

正赫醒來就怪世理沒走,真是很刻意要搞衝突的一段,後來醫生和護士告訴正赫是世理輸血給他。

沒想到前面一段刻意的衝突是要帶出吻戲(好像應該要想到才對),世理說正赫用渴望的眼神看著她,這段還不錯,不過前面那段故意讓世理很委屈的,我不是很喜歡,可能小孩子(不說小女生,免得有政治不正確嫌疑)心態的會比較喜歡,正赫沒搞清楚狀況就責怪世理,怎樣都不是好行為。

又有彩蛋了,回到開頭世理製造緋聞時,彈了段鋼琴問對方知不知道是什麼曲子,這裡很好猜到是世理在瑞士聽到正赫彈的自己做的曲子。

第七集小結

走出爛動作戲的陰霾,劇情又讓人覺得有起色了。

第八集

整段糾結有點無聊,帶出了雪中抱抱,還有正赫之前沒有過初戀。

竊聽員的良心折磨繼續舖梗。

世理被綁架,帶出對正赫說我愛你,最後槍聲故意要製造緊張。

彩蛋去年世理對聖誕節的不屑,對比目前她做的事。

第八集小結

感覺有點偏公式化,劇情有點疲軟。

第九集

世理把正赫爸爸當成是是徐丹爸爸,還說兩人超像,非常好笑,我才看不出哪裡有相像。被正赫媽媽安排睡在正赫房間,偷翻正赫小時候東西,還有正赫回來之後發生的事,這些還滿有趣。

世理一直想知道的鋼琴曲子,終於由正赫自己說明了,世理才發現瑞士那個人就是正赫。

小隊帶世理走陸路回去了,可以這樣怎麼不早點這樣,雖然世理來的時候,他們結束前哨輪班,現在也是找藉口臨時調過去的。

第九集小結

拖了些戲把該演的演了,世理總算回去了。

第十集

世理突然出現在自己告別式和公司會議,這很難不是好戲。

竊聽員告訴正赫關於他哥哥的事情,這段還不錯。

這裡才說明了世理回去那天晚上怎麼離開正赫爸爸官邸,具承俊怎麼幫助他們。

正赫用哥哥的資料和自己找到的證據,很順利讓趙哲強被判刑,但趙哲強又順利脫逃了,還跟正赫說他要去南邊殺世理,要阻止他就跟他去南邊吧。真是有點瞎,不知道他們要怎麼進入南邊,這是北邊演完換南邊嗎。

趙哲強竟然就出現在世理公司停車場了,扯。

正赫也在街上找到世理,太扯了,有這麼想去就去嗎。

正赫爸爸讓隊員和竊聽員一起去帶回正赫,他們至少還用了運動會的名義過去。

第十集小結

北邊演完就要演南邊,不管怎樣,大家全部要到南邊 XD

第十一集

解釋了正赫和趙哲強怎麼過去的。

敲引擎蓋的梗,世理在那邊感傷,超好笑的。

世理帶正赫買衣服換裝,這段根本殺必死大放送呀。

正赫問世理喜好,世理說就是他,他們第一次見面她就說「你的長相完全是我喜歡的類型」,覺得這真是一句大幹話,正赫這樣大概九成九的人都會說可以(純看外表來說)?XD

具承俊跟徐丹因為泡麵(誤)發展起來。

第十一集小結

各種北邊人到南邊的梗都要玩一下,後段趙哲強來亂的戲,實在很沒營養。

第十二集

隊員們在耍白痴,真不知道這些隊員有什麼用,搞笑、拖戲(連續劇就是得拖)。

正赫耍廢玩線上遊戲,也是拖戲的一環呀。

具承俊和徐丹也繼續發展了一下,帶出他目前是這個狀態的一些苦衷。

世理和正赫都借酒裝瘋,來了段平凡幸福生活的對話。

正赫和白痴隊員們終於相見了,好笑。世理也見了白痴隊員們和竊聽員,好笑。不可少要來一段去世理家逛大觀園。

世理和非親生媽媽的糾葛,但是世理一直不讓對方說出想要幹嘛,應該還在憋梗。

世理回家黑黑的,以為正赫他們走了,結果大家是幫她慶生,哈哈哈,驚喜變驚嚇又變驚喜,世理又開始感傷,一樣超好笑。

正赫想起瑞士見過世理了。

第十二集小結

反派暫時不活躍,大家來段平凡幸福生活的一集。

第十三集

正赫買情侶對戒,卻跟世理說不要想太多,不知道在供三小。

世理和正赫蹺班,正赫終於讓世理發現他們在瑞士見過。

最後來個動作武打戲,也不知道該說好看不好看,總之很胡鬧,最後還來個世理替正赫挨槍。一群人在那邊看很久,不是該趕快送醫嗎。

第十三集小結

好像快結束了,不過還有三集要演。

第十四集

趙哲強中槍又逃掉了,拖戲需要。

媽媽(雖然不是親媽)都比較敏銳,注意到正赫在病房外關心世理。

媽媽真正想對世理說的話,透過竊聽錄音讓世理聽到了。

正赫解開鈕扣讓世理看他的幾個傷疤,就覺得該有人進來看到這一幕了,果然老梗的期待不會落空。

算是彩蛋段的正赫幫世理添購食品,放進櫃子時,想到世理的身高拿不到最上面一層,又重新拿下來重擺,很貼心。

第十四集小結

各方面都在朝收尾走了。

第十五集

正赫被錄影到的全是耍帥行善紀錄,超好笑。

南邊官方調查,隊員們在耍寶,正赫和世理對質,正赫裝冷酷,有點刻意狗血的一段,一定要這樣虐心一下,再帶出 MV 嗎。

隊員們使用世理信用卡的紀錄,還是在搞笑。

最後故意讓人不知道是世理或具承俊的心跳停止聲音,很故意。

彩蛋智障笑點倒是滿好笑的。

第十五集小結

世理又危及一次,實在有點過度刻意,正赫被調查中,還可以想去醫院就自己跑去。

第十六集

正赫他們坐車要被送回去,世理媽媽飆車載世理去見他,這煽情煽得不錯。

正赫和世理一定要在邊界,兩邊人互相舉槍瞄準下,互說殺郎黑,太狗血(可能小孩子會喜歡吧)。不過整個離別戲,還是有溫度的。

竊聽員其實也滿帥的,原來是個童顏大叔,有不同於鮮肉的魅力。

世理回家看到正赫之前幫她準備的食品,又感傷了,之前幾次感傷梗,觀眾應該可以猜到世理心裡一定會說「這些東西用完前,或者每次做鍋巴、煮麵,我都會想到你,怎麼辦」。

後半整個結局都讓人滿享受的。

第十六集小結

很多前面鋪陳的梗,又在這集呼應起來,讓人覺得好像跟主角們一起經歷了那些事情,難怪全劇結束會讓人捨不得,而且不只是主角,其他眾多角色大部分也都是讓人喜愛的(人物血肉都很飽滿)。

總結

整部劇沒有讓我用到倍速看,也沒有太多讓我吐槽的點,算滿成功的。有些地方雖然說它拖戲,但也是還有東西要演,而且避免單調不得不的做法。

整體的情緒感染力是夠的,靠著一次次的鋪陳和堆疊,而不像某劇那種「我放了什麼元素,觀眾就應該感覺到什麼」的粗糙手法。

不是主要角色的小人物們的真摯感情,和血肉飽滿的個性,真的會讓人捨不得劇終後不再有他們陪伴。

《想見你》逐集觀看札記

我的主動式看劇實驗,邊看劇邊隨意寫些對劇情的想法,在被動接受之餘,也讓自己有一些輸出。(多少會描述到一些劇情片段,閱讀前請自己衡量)(因為不是在寫劇情大綱,不會所有劇情都提到)

第一集

開場這個高中柯佳嬿好醜啊,應該是髮型問題。

上班的黃雨萱恢復水準了。昆布幫忙上粉專處理個事情,竟然就要意外開出王詮勝影片,還關不掉,太狗血刻意(同事還都出來圍觀,狗血過頭)。

昆布開黃雨萱 FB、IG 跟其他同事說明黃雨萱還是放不下,一樣太狗血刻意,說完一段落,黃雨萱又剛好走過來,爛梗。(昆布這樣,說是和黃雨萱是好姊妹,我只覺得很噁爛)

走失小狗的同事,哭半天都沒眼淚,妝也沒花,這樣不太行。

演技來說 Sunny 老師還不錯啊。

「神棍」的話全部應驗,然後營造浪漫和遺憾感,爛梗。

黃雨萱去買咖啡,剛好新聞在報翱翔航空出意外,順便帶出兩年前同一家航空公司的事故。

黃雨萱進公司坐電梯,電梯在某個別樓層打開(也看不出別人在辦 party 還是沒有,也沒人進電梯),黃雨萱突然回想起過去每一年,王詮勝幫她過的生日,狗血到膩。

王詮勝的媽媽打電話給黃雨萱,說要幫王詮勝辦個簡單的告別式,帶出王詮勝也是兩年前空難的受難者。

王詮勝都死兩年了,黃雨萱現在才在臉書發現有個 Vicky 好像跟王詮勝很熟,還到處問人。(靠北呀,這到底三小,真的那麼在意以前早就該發現了吧)

黃雨萱想找王詮勝劈腿的證據,想這樣讓自己可以放下,結果發現 Vicky 是求婚企劃公司的,王詮勝想跟她求婚,但她完全沒有感覺到。超靠北的,這編劇手法一樣狗血,而且還讓人感覺黃雨萱對王詮勝根本不夠了解和信任。

黃雨萱開車路上拋錨,找出王詮勝藏的戒指,一樣太刻意灑狗血,我完全感動和浪漫不起來。

開場高中柯佳嬿,結尾說出名字是陳韻如。

第一集小結

整體感覺頗空洞,刻意營造的浪漫感也很狗血,比較沒有能深入內心感動人的東西。

第二集

開場就北七,黃雨萱夢到如果王詮勝的求婚計畫按計畫演出的情景,裡面求婚時一堆同事還莫名其妙跑出來。靠北呀,電視劇不要再教壞人好不好,女生如果不願意,這叫公然逼婚。女生如果願意,還希望有一堆人在旁邊拍拍手說好浪漫,這是低自尊,很需要外界的肯定來得到自己的價值感。兩種情況都很 LOW。

昆布用 VR 在做夢,跟帥哥顏力正親暱互動,這裡隱含一種對外貌、身材的歧視,好像昆布這樣的女生在現實中,就是不可能和帥哥如此的。影視裡滿常看到這種反差對比,但我覺得非常不可取。

李子維幫莫俊傑告白,簡直豬隊友,不然就是心機重。

一大段劇情鋪陳陳韻如、李子維、莫俊傑的高中時代,但都沒被感動到(也許青春的假掰大概就是那樣,沒有新意)。

其他同學八卦陳韻如是綠茶婊,上演了一場青春北七劇。

黃雨萱忍不住用起同事開發的 VR App,如果真的有人能做到那麼厲害,一定會大賣。黃雨萱一直哭,但我沒有被感染到,只有覺得歌很好聽(小時候怎麼沒有聽到、注意到過)。

第二集小結

連吐槽都不太想吐,這集是不是更無味了。

第三集

開場好詭異,不知道畫面為何形成一種效果,好像黃雨萱造型的頭安在陳韻如的身體上,有點被嚇到。

醫院裡是黃雨萱回到過去陳韻如身上,但造型看起來還是黃雨萱,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安排,但效果有好有壞就是,好的是一看就懂,壞的是免不了有突兀感。

看到黃雨萱回陳韻如家,造型是陳韻如,可能前面不是故意造型成黃雨萱,而是頭上包著紗布,看起來就像黃雨萱 XD 因為兩個角色外觀差異主要在髮型。

一大段黃雨萱繼續以陳韻如身分活動,滿無聊的穿越老套,沒什麼勁。羞澀不討喜的陳韻如,被強勢霸氣的黃雨萱取代,我好奇陳韻如這個角色就此被拋棄了嗎?(還沒偷查後面劇情)

莫俊傑對黃雨萱講他喜歡陳韻如的心情過程,有些話講得滿好的,不過整體還是沒有覺得劇情動人。

第三集小結

還是有點無聊中,結尾製造的一點小懸疑,I don’t care。

第四集

昆布的訊息讓黃雨萱厭煩,一樣不喜歡其中隱藏的歧視,好像不符合主流審美觀的人,就是該扮演這種討人厭角色。

澟月這角色,又是一種滿滿的隱歧視,很糟糕。

神秘人李子維身分曝光,我臉盲,實在沒在一開始看出他和王詮勝長得一模一樣。

謝醫師有陳韻如照片(特別拉回去看才注意到姓謝 XD 姓謝的第一次出現)。

黃雨萱跟陳韻如舅舅講她的「夢」,這段好生硬,也感覺不怎麼到黃雨萱的驚。黃雨萱變陳韻如的時候明明很強勢,現在這個黃雨萱好廢。

娜姐的剖析還不錯,不過劇情還是不會讓人感動,黃雨萱明明當時去上海,不想要王詮勝一起去,王詮勝死了才那一副死樣子,不在了才知道珍惜。

黃雨萱又回到陳韻如身上,而且還是已經回去過的時間點,這一定會有嚴重的時間悖論啊。黃雨萱想起王詮勝曾跟她說,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想要回到認識她之前。所以這個王詮勝是王詮勝,還是李子維?(放 MV 搞浪漫,還是讓人感覺不到浪漫,生硬、刻意、做作更多)

還是陳韻如的黃雨萱在那邊推理半天,I don’t care。

莫俊傑跟李子維講他喜歡陳韻如的心情,然後自己去載陳韻如(這裡還是黃雨萱),超靠北,這些人都是只認那張臉孔,完全感覺不到靈魂差異的嗎 XD

…一堆爛梗。

第四集小結

還是很難讓人入戲,看演員耍猴戲的感覺比較多。

第五集

黃雨萱在過去對陳韻如的舅舅說實情,時間悖論的梗已經被玩到太爛,一點都不讓人驚訝。

三個人一起在警察面前公然串供(?),真北七,警察還信了。

莫俊傑還在執著明明是黃雨萱的陳韻如,北七。

…好無趣中間一大段,懶得吐,也無可讚。

李子維把女生給的瓶裝水喝了一下又還給人,這三小行為。

黃雨萱上身的陳韻如,在學校裡各種表現轉性。

變態開始現身,是說陳韻如(是真的那個吧?)也是滿變態的。

第五集小結

這些角色一推理,就讓人想發笑,劇情還是很無聊,完全入不了戲。

第六集

黃雨萱跟陳韻如的弟弟討論媽媽的工作,一段賣溫馨,道理也講得不錯,可是還是感動不了人心,好乾。

班上看起來好像真的有高中生,不是完全都超齡高中生。

越來越有想用倍速看的心情,好無聊。

李子維誘拐(拯救)小蘿莉,反而被小蘿莉把,這段不知道要演三小。結果小蘿莉是黃雨萱,馬的好刻意,27 歲的黃雨萱還在當時的陳韻如身上耶。

莫俊傑終於比較明白,目前的陳韻如不是原本的陳韻如,還算可以。

變態又出來,不過陳韻如造型的陳韻如(繞口令?)耍變態,意外地超合適。

黃雨萱一直想起李子維做的説的,和王詮勝一樣的地方,所以按照此劇邏輯,那個王詮勝應該是李子維上身,現在我的問題是,到底有沒有王詮勝本來那個人?

三人在雨中奔跑,畫面美,李子維眼神也對,但還是缺少感動力。

第六集小結

還是很無聊,要製造情緒的片段,都還是沒有感染力。

第七集

陳韻如的舅舅問黃雨萱,李子維、莫俊傑她喜歡哪一個,說初戀要慎選,初戀會跟著你一輩子。真的不知道要怎麼靠北,這埋梗也埋得太明顯、太爛、太無謂。

黃雨萱說自己已經 27 歲,怎麼可能喜歡上這些高中小屁孩,啊靠北,現在不就已經喜歡上了。

李子維告訴莫俊傑他高中畢業要移民的事,莫俊傑對他說「為什麼,你明明就知道有一天你要離開,你還讓陳韻如喜歡上你」,是在講什麼蠢話,這麼簡單就可以讓人喜歡上自己的話,你怎麼不去讓陳韻如喜歡上你。

莫俊傑以為黃雨萱上身的陳韻如是因為喜歡李子維,所以刻意改變自己,哈哈。

黃雨萱跟兩個人說穿越的事,她以為李子維喜歡的是原本那個陳韻如,不過李子維喜歡的都是她上身的陳韻如,這個細節沒問題(但也感動不起來就是了,要是這個細節錯,那就是大笑話劇)。

長髮時的黃雨萱(回憶和王詮勝的過去)個性都好機八,跟短髮黃雨萱、陳韻如身上的黃雨萱,感覺比較像是三個人。

李子維車禍場景,車子砸得還不錯。

王詮勝跳海,車禍的李子維就上了他的身,所以認識黃雨萱的一直都是李子維。

第七集小結

還是不覺得好,玩了一堆超自然力量,但劇情沒有特別的深度。

第八集

開場這個高中 gay 版王詮勝,真的演得很好 XD (演員許光漢強,但到這裡我還是不覺得這劇好)

李子維開始用王詮勝身體照攻略闖關…

李子維版王詮勝要上台北,告別爸媽的橋段,反而意外是此劇第一次讓我有點小感動。

黃雨萱目前的男朋友也太弱了,好啦,不能這樣純比外表,不過是說影劇本來就是在看外表的(雖然可能很多人現實也是注意外表比較多,這種事總是要自己自業自得過才會開竅,悟性差的可能還要好幾次過後)。

滄桑版李子維也在關心攻略進度,超靠北,兩個一樣的人在同一個時代(雖然年輕的那個是王詮勝身體)。

第八集小結

照攻略闖關會做哪些事,也沒什麼可以意外的內容了。

第九集

開啟一條線講莫俊傑為何入獄,同時李子維的攻略繼續。

黃雨萱的現任男友竟然在黃雨萱生日「臨時有事」,這邊的鋪陳應該只是為了讓黃雨萱不顯得渣,其實根本不用再演了,直接換就是了。

超瞎的,黃雨萱的現任男友竟然在黃雨萱生日,說要跟他的前任復合,反正這些安排都是為了讓黃雨萱可以順理成章和李子維在一起。

…然後就在一起了(無聊)。

第九集小結

覺得裡面搞浪漫的情節還是都很爛。

第十集

…然後就同居了。

覺得這邊黃雨萱講的話可能又會教壞一些人:「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我不用說,他也不用問,他就是知道我想要什麼,我不要什麼」,很瞎。李子維有攻略,我們一般人可沒有,溝通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預設不用溝通對方就事事都應該理解自己。記得孫中興的愛情社會學或者書,好像都有提到這方面,可以參考參考。(Update: 看到鄧醫師有提到,更新引文和連結在底下)

鄧惠文總結,「對於愛情,我們經常懷抱『嬰兒式』的期待。像嬰兒一樣,希望不用溝通,對方就能完全理解自己。對方不懂,我們就埋怨,對方不是『對的人』。」怪罪別人比反省自己輕易,說穿了,期待一個人無條件理解你,很是偷懶啊。

專訪鄧惠文:「請不要再對愛情懷抱嬰兒式的幻想」|女人迷 Womany

因為是愛情的緣故,我們才得以靠一個人這麼近,足以看見自己所有的不足。專訪鄧惠文,聽她從婚姻、伴侶、親密關係,再談回自己。在關係裡,你想要什麼,你是什麼樣子,很是重要。…

womany.net

滄桑版李子維和黃雨萱搞了波浪漫(還是覺得無趣),角色們在試著破解輪迴怪圈。

變態哥哥、弟弟不是雙胞胎也長得一樣,本劇爛梗。

變態很活躍,但我完全不會為會被變態傷害的角色們擔心。

第十集小結

雖然一些謎在解開,但還是不覺得看得開心,就像柯南十年後再隨意打開一集,也沒什麼驚奇、驚喜。

第十一集

開場來個變態兄弟成長記(後面揭露是弟弟附身哥哥培養自己),是說變態可以忍住二十年(?)不犯案,還當了醫師,有點不符合邏輯。

滄桑版李子維領便當,黃雨萱又傷心爆哭,但一樣感染不到我。

是說變態這演員演的變態樣其實也很棒。

謝宗儒可以感覺到被謝芝齊附身,還阻止謝芝齊殺陳韻如,其他角色都還沒出現過這種情況,後面最好有個合理的解釋。

黃雨萱再回到過去闖關,一到就抱了高中李子維吃豆腐,能理解黃雨萱的感覺,但以李子維的角度看,就非常突兀。

結尾北爛耍下浪費,結果被關小白屋的陳韻如,突然回到她自己身上,換黃雨萱被關小白屋,所以謝宗儒描述的應該也是被關小白屋?真正的陳韻如很久沒戲份,終於換她了,這裡看她的轉變應該會比較有意思。一點也不會覺得緊張李子維被真正陳韻如騙走,黃雨萱自己去擔心吧。

第十一集小結

懸疑推理進行中,但沒有氣氛,因為兇手早揭露了。

第十二集

陳韻如和李子維、莫俊傑來了場青春歡樂 MV,好無聊。

偽裝黃雨萱的陳韻如被揭穿中…

陳韻如不承認黃雨萱真的存在,李子維很難過很想黃雨萱,但還是沒有情緒感染力。可以理解陳韻如的心情,而且也沒什麼道理她原本的個性一定要因為別人改變,除非她自己想要改變。

第十二集小結

倒數第二集,還是沒有很被吸引住。

第十三集

陳韻如一直哭喊她不被需要,覺得這還真的是青春期小孩子的煩惱,當自己已經能夠獨立的時候,被別人「需要」來去滿足別人的需求,才是件煩人的事。

走向結局,不過時間悖論不好收。

黃雨萱、李子維道別,感覺情緒靠歌《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支撐比較多。

時間悖論產生的超現實效果,只讓人覺得很出戲,就算他們不會再相遇,我也不是很關心。

陳韻如這角色的整體變化軌跡,還不到讓人滿意的程度。(可以理解藉著這角色想要表達的東西,但不是因為表達這些東西,就理所當然該拿到掌聲,表達得好不好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一段讓人覺得只要編劇耍流氓,所有問題都可以解決。

第十三集小結

最後一集連雞肋都稱不上。

總結

不得不先說一句,整部劇的核心精神,其實有點算是《你的名字》的變形。

感情方面

我覺得此劇和《你的名字》在感情描寫雙方相遇上,都是由超自然力量造成的,有一種命運注定的感覺,這部分對我來說並不動人。同樣是新海誠作品,比起《你的名字》,感情部分我更喜歡《天氣之子》,那種就算喜歡你會世界末日(但也沒有末日啦,就是東京被淹沒一大塊而已),仍然還是要喜歡你的愛與勇氣(請不要誤解成死纏爛打,片中男主角沒有被拒絕)。

其實我們目前認識的每個人,如果一一去探究,一定都可以找到認識這個人是個奇蹟的點,比如人生軌跡如果有一點點偏差,例如考上不同學校、進了不同公司,可能目前認識的一些人,就永遠不會認識。但平常我們不會這樣去想,因為只有對喜歡的人,我們才會不斷產生這種想法。如果感情成功了,雙方都可能會彼此增強這種感覺,而要是沒有成功,單方面的命中注定感,也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是更增加了一些遺憾和悵然。

《戀夏500日》︰如果不曾感到對方是命中注定,你就未嘗戀愛過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作者︰劉保禧 愛情是否命中注定? 《戀夏500日》((500) Days ofSummer)的故事其實可以一句講完,甚至可以更短,六個單詞已經足夠︰I met my soulmate. She didn’t.

www.thenewslens.com

懸疑推理方面

大部分梗都來自來回不斷穿越,實在沒有感覺到太多驚喜。

時間悖論方面

時間旅行的梗影視已經有大量作品使用過,哆啦A夢中也是有很多這種梗(因為有時光機),讓人從小燒腦。所以這部根本不想再去燒腦,因為本來就沒有答案,不過倒是有人跟我一樣覺得結局編劇直接耍流氓:

為什麼《想見你》大結局會讓人覺得怪怪的?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好咩

《想見你》大結局了,上一次這樣一集集追劇好像挺久以前了,貌似是《延禧攻略》?好處是有所期待,壞處是等得好不耐煩啊,決定下次還是儘量全劇終了再追。…

www.juduo.cc

整體

之前要短評電影《你的情歌》時曾想到「小格局」這個詞,自己沒有太嚴謹定義,大概就是一種缺乏深度和內涵的感覺(不過《你的情歌》情緒感染力還是比本劇強的),後來查到李安也有類似說法(往自己臉上貼金 XD)。

李安:電影格局是一種文化涵養 | 藝文 | 新頭殼 Newtalk

導演李安(圖)25日在高雄與詩人余光中談電影時說,正籌備3D拳擊史詩片,預計2、3年後與觀眾見面。圖:中央社…

newtalk.tw

我覺得李安的很多話,用在本劇上都很合適:

李安毫不避諱,直指台灣電影缺乏主題經營,結構不夠紮實,對話也不太營養,感染力「有點懶」,會影響國際競爭力。

李安並指部分台灣電影對白,設計的很沒有營養,主角表現出來的情緒就很膚淺,而電影結構破碎,讓觀眾沒有辦法被影片感動,顯示了台灣導演的基本功根本不夠,而造成這樣的狀況,環境是一大主因。

他認為,教育系統造成思想上怠惰的小格局,他感覺中生代到年輕一代有個共同的文化現象,就是有點兒虛,說服力不夠,不過,他不相信台灣人的文化素養一代不如一代。

全劇的本質前三集就確定了,後續雖然加了很多花俏的東西,但缺點都還是一樣存在,就算看了第一集就棄坑,對我來說也不可惜。

母親這種病 — 《貝茲旅館/貝茨旅館 Bates Motel》逐集觀看札記

之前有加進片單,因為 Netflix 台灣 2020/2/19 要下架,所以趕快看,順便試看看邊看邊寫一些對劇情的想法,會寫出怎樣的東西。(多少會描述到一些劇情片段,閱讀前請自己衡量)(因為不是在寫劇情大綱,不會所有劇情都提到,沒提到的地方也不代表不精彩)

Season 1 Episode 1

一開始媽媽諾瑪看起來好像是個不錯的媽媽,直到老師華森鼓勵諾曼參加活動,例如球隊,諾曼回說他不會任何運動,媽媽不喜歡他參加。後來諾曼要給諾瑪簽參加社團同意書,她開始出現情緒勒索的反應,覺得不太妙。

老師華森,為什麼有點挑逗諾曼?諾曼看起來有那麼可口嗎?

一堆辣妹(之前好奇諾曼這個新同學,已認識過)來找諾曼出去(說是要去圖書館讀書 XD),諾瑪開門,諾曼也來了,但諾瑪幫諾曼拒絕,這個媽媽真的很不妙(諾曼還是偷跑出去,還不錯,不是乖乖當媽寶)。沒明白辣妹布萊德莉為何對諾曼有好感,諾曼比較像那種被霸凌的角色,難道是主角光環,老師、同學都哈他?

又一個辣妹艾瑪(雖然是個病氣女孩)對諾曼釋出善意,主角光環就是必須這麼好用?

雖然諾瑪作為媽媽,有些不太妙的地方,但兩人合力棄屍時,在小船上諾瑪覺得慚愧,說自己不配有諾曼這樣的好兒子(也是一種不自覺的操控?),諾曼又對媽媽深情告白說他愛她(兒子對媽媽的愛),已經有點病態依附的味道在?

是乾脆全然不愛更好些,還是像諾曼那樣即使有些不舒服的地方,仍然能對媽媽說愛更好些,是個很難的問題。

Season 1 Episode 2

華森老師的作業需要搭檔,艾瑪又主動找諾曼一起合作作業,真好。

諾瑪的第一個兒子迪倫(和另一個丈夫生的),失業沒錢來找他們跟他們一起住,迪倫覺得諾瑪比較愛諾曼,但迪倫似乎也不會想爭寵。

警察在找諾瑪殺的人,諾瑪想靠誘拐副警長過關,問諾曼穿哪件衣服好,還在諾曼面前換衣服,諾曼看著諾瑪的感覺有點怪異,然後諾曼開始吃起醋,超級病態 XD

迪倫稱呼諾瑪是 whore,諾曼氣到跟他打了一架,甚至拿榔頭一副要敲死迪倫的樣子,不知道該說他的愛也太過度,還是該說他根本是個小孩,小孩才會這種反應方式。

艾瑪主動吻了諾曼,似乎她真的很喜歡他。

Season 1 Episode 3

諾曼和艾瑪去外面發現了不好的東西,在學校艾瑪找諾曼講她的擔心,諾曼叫她別想那麼多,把小本子還他,艾瑪是否開始覺得不被了解,對諾曼的喜歡減少?

諾曼開始有發病跡象,在課堂上昏倒,是否在艾瑪那又扣分了?

布萊德莉又對諾曼亂放信號?明明單人病床那麼小,諾曼坐在上面了,她還要一起坐上去,跟諾曼並肩坐。

艾瑪又到旅館找諾曼談,布萊德莉剛好發訊息給諾曼,諾曼在艾瑪面前開心地看,不太好 XD

諾瑪不在,迪倫和諾曼聊天,迪倫建議諾曼多出去外面走走,諾瑪對諾曼的方式並不健康,是在 smother (這個字英文的含義太豐富傳神了)諾曼。綜合幾個橋段,讓人感覺迪倫和母親諾瑪比較斷開,所以他是比較獨立和健康的。諾曼完全不記得之前拿榔頭想敲死迪倫的事,又呈現出諾曼問題的嚴重程度。

艾瑪又找諾曼,說要把他們的發現告訴警察,諾曼很反對,艾瑪應該又覺得很受傷(諾曼扣分)。

劇情開始帶出諾曼會看到一個幻覺「母親」,WOW,正式開始進入瘋狂模式。

Season 1 Episode 4

諾曼找艾瑪,艾瑪生病,她爸爸不讓她出來,艾瑪的爸爸竟然對諾曼說,艾瑪似乎對他有好感,說她女兒體弱又不堅強還年幼,請他要 be decent(三小意思?XD 中文字幕是翻成「正經」)

布萊德莉訊息找諾曼一起吃冰淇淋,她到底對他是什麼意思?

諾曼回諾瑪一個「whatever」,諾瑪就說諾曼竟然「whatever 她」,並問說是不是迪倫跟他說了什麼。還是一樣讓人覺得頗病態 XD

布萊德莉晚上十點發訊息給諾曼,迪倫叫諾曼趕快過去找她,布萊德莉說她想換換心情,然後他們就發生關係了。靠北,這麼容易 XD

諾瑪找不到諾曼,迪倫說諾曼出去找女生,兩人吵了一下,諾瑪就發飆了。(這媽也是很病態黏兒子)

Season 1 Episode 5

迪倫和諾曼到警局看因為嫌疑被抓的諾瑪,諾瑪叫他們不要幫她,連諾曼也不理,感覺應該是很氣諾曼晚上跑出去。

諾曼抵押旅館把諾瑪保釋出來,諾瑪還是不太理諾曼,又是一種控制手段,想要諾曼乖一點。

諾瑪果然自己說很氣諾曼跑出去跟女生上床,還說迪倫一直在唆使諾曼背叛她。這種媽,我好挫,諾曼也說很挫,結果諾瑪又很氣諾曼竟然說她讓他很挫 XD 超神經質

迪倫準備搬出去住,鼓勵諾曼跟他一起搬出去,說諾曼該切斷臍帶了,諾曼則只會一直說諾瑪是他媽媽。

諾曼在等布萊德莉訊息一直看手機,被艾瑪發現,諾曼說他 with 布萊德莉,艾瑪問有什麼根據,諾曼說他們睡過了,艾瑪說那不代表什麼,他們只是 hookup(不過艾瑪還是很傷心)。到這裡感覺從劇情上還看不出布萊德莉是什麼意思。

Season 1 Episode 6

迪倫懷疑諾瑪殺了諾曼的父親,說服諾曼搬出去跟他一起住,諾曼像是答應了。

迪倫和諾曼告訴諾瑪,諾曼要搬出去,諾瑪又發飆成一個放不了手的母親。

迪倫殺了副警長,諾瑪告訴迪倫,諾曼父親死的真相。諾曼敲死父親,但當下對諾瑪沒有任何反應,似乎呈現出來的不是他本人,事後他本人對父親的死又很難過。

Season 1 Episode 7

諾瑪幫迪倫做早餐,迪倫說他還是會搬出去,諾瑪又不爽了,天啊。

布萊德莉在父親死後第一天回到學校上課,諾曼打招呼反應普普,諾曼說晚點找她,也有點不置可否的樣子。

艾瑪找諾曼,諾曼不太想見她(諾曼覺得跟布萊德莉比較有戲),艾瑪很傷心都要哭了,諾瑪想安慰艾瑪,就帶她去買東西,艾瑪告訴諾瑪布萊德莉的事。

艾瑪帶諾瑪去偷看了一下布萊德莉張怎樣,諾瑪腦中一直閃過諾曼和布萊德莉的激情畫面,似乎也覺得這威脅太大,超好笑。

諾瑪開始告訴諾曼,他和布萊德莉的關係還沒好到可以上床,不要和女生隨便發生關係,太危險。諾曼堅持相信他和布萊德莉很好,就很叛逆,直接出門去找布萊德莉告白,結果被打槍,布萊德莉還說她不該和像諾曼這樣的人發生關係。(這個發展似乎比較符合觀眾預期心理,或美劇老梗吧)

諾曼血條歸零,轉身就走,腦中不斷響起諾瑪評價布萊德莉的那些話,感覺媽媽的聲音更深地內化成他心裡的聲音。

諾曼對諾瑪說他錯了(指布萊德莉的事),諾瑪抱著諾曼說她覺得很抱歉,這段讓人想哭,雖然諾瑪作為媽媽有很多可怕的點,但至少這個安慰,應該是真實受用的。

Season 1 Episode 8

布萊德莉在學校又刺激了諾曼,諾曼上課時間離開學校,布萊德莉的表現很符合美劇最受歡迎女孩婊樣老梗,所有理都要佔,面子、裡子都要,有本錢就是任性。

學校要求諾曼要去看心理師,諾瑪帶諾曼去,但諾瑪跟著進去還一直影響諾曼的回答,馬上被心理師發現諾瑪控制慾很強,諾瑪又發飆了,問題越嚴重的人越不會承認自己有問題。

艾瑪對諾曼講了一番話,超有心的,不知道為何諾曼看不見她的好。

Season 1 Episode 9

布萊德莉勾搭迪倫,想要迪倫帶她去看她爸的辦公室,還一副很懷念爸爸的樣子,不過 bitch 形象已成形,很讓人懷疑她玩什麼花樣。

諾瑪床上被放過屍體,雖然換過床墊,她還是不太敢睡,本來諾曼要把房間讓給她,但她竟然直接跟諾曼睡同一張床 XD

Season 1 Episode 10

諾瑪取消一次諾曼的諮商,後來竟然自己去找心理師,說想了解怎麼處理壓力。心理師問諾瑪小時候想像過成為媽媽是什麼樣子嗎,諾瑪說不記得,心理師又問她記得小時候什麼事,她說爸爸是一個總是微笑的人,媽媽在麵包店工作。這裡完全讓人感覺她在唬爛,這個角色刻畫得滿好的,之前就有呈現出一些她逞強的一面,她的人格特質也不會是容易對別人說出難堪的事的人,果然她就假藉身體不舒服從心理師那逃跑了。

諾曼準備跟艾瑪去參加學校舞會,諾瑪對諾曼講她原生家庭的糟糕事,說她爸很暴力是個瘋子,果然和對心理師説的相反。

在舞會裡,諾曼還是一直盯著布萊德莉,還艾瑪傷透心了,真是豬頭,不過布萊德莉是他第一個發生關係的女生,也難怪吧?諾曼還被布萊德莉的男朋友揍了一拳,真是不划算。

艾瑪不載諾曼,諾曼在雨中走回家,被華森老師撿回家清理臉上的傷,華森在諾曼視線看得到的地方換衣服,諾曼看到幻覺「母親」對他評論華森。

Season 2 Episode 1

諾曼在華森葬禮上哭得很傷心,回家諾瑪和他講話,他晚上在華森家的記憶有部分不完整,諾瑪走了以後,畫面帶到諾曼手上在玩一條似乎是華森的項鍊。

第二季角色造型多少有點不一樣,諾瑪、艾瑪特別明顯,服裝也都很棒 XD

諾瑪陪諾曼出去開車,準備諾曼考照,又是一個呈現諾瑪控制狂的絕佳場景。回去的時候,諾曼叫諾瑪開車,並用同樣的控制狂方式反擊,不過控制狂要是有那麼容易有自覺,就不會是控制狂了。

布萊德莉不爽迪倫都沒回她 email,明明她跟諾曼強調她有男朋友,果然有沒有男朋友不是重點,是不是真的喜歡才重要。迪倫還滿有兄弟義氣,因為覺得諾曼還喜歡布萊德莉,所以沒有回布萊德莉的 email。

Season 2 Episode 2

諾曼幫助布萊德莉,準備幫她逃走,布萊德莉又屁話說一直覺得諾曼很特別 blah, blah, blah

諾曼被媽媽拉去參加活動,但怕來不及送布萊德莉走,跟媽媽鬧了一場,結果還是沒辦法脫身,就拜託迪倫去送布萊德莉(諾曼本來沒有讓迪倫知道他幫忙藏布萊德莉的事),還要迪倫幫他說抱歉,對布萊德莉還是很有心,頗呵呵。

迪倫送布萊德莉到公車站,布萊德莉沒有再挑逗迪倫,經歷那麼大的事,也是要長大一點了。迪倫帶回布萊德莉給諾曼的紙條,說諾曼是她認識最好的人,真不知道又補一刀好人卡幹嘛,bitch。

Season 2 Episode 3

艾瑪造型好像突然有點太成熟,跟第一季反差比較大。

艾瑪真的以為布萊德莉死了,但她覺得自己是壞人,因為人死了,她還是不喜歡她,真是孩子氣的想法,有點可愛。

Season 2 Episode 4

艾瑪竟然看起來似乎放縱了,在她辦的布萊德莉追悼會上嗑了什麼,然後跟人一夜情。(結果後來有解答,只是喝太醉,被帶到旅館房間裡睡,沒發生什麼)

諾瑪出去約會,諾曼去做舞台道具,動靜很大,不知道是比較不爽諾瑪的哥哥,還是不爽諾瑪約會的對象 XD 還是都有,只是對諾瑪哥哥比較有理由生氣,所以把氣都出在他身上。

迪倫很難過,覺得諾瑪被哥哥性侵懷上他,但沒有把他拿掉,只是為了利用他,讓男朋友娶她,好離開原本的家庭。諾瑪也很難怪,那時她年紀還小,根本沒什麼選擇。

諾曼偷聽到迪倫和諾瑪的談話,去找諾瑪哥哥,完全呈現出「母親」的人格在對諾瑪哥哥說話,並攻擊他。

Season 2 Episode 5

艾瑪下班要跟大麻男孩出去玩,諾曼好像有點在意,但在意又不行動,艾瑪明明一直在那。可能對於諾曼這樣一直被壓抑著的人來說,艾瑪太乖了,野一點的(布萊德利、寇蒂)對諾曼才比較有吸引力?

諾瑪理所當然不會喜歡寇蒂這種她控不住的女孩 XD 寇蒂對諾曼說諾瑪一定會說她壞話。

艾瑪似乎很想跟大麻男孩上床,問諾瑪第一次性經驗會是怎樣(對諾瑪當然不是好的經驗),這種衝擊性在戲劇裡果然會有很好的效/笑果。

艾瑪依約找大麻男孩,還滿喜歡艾瑪的衣服風格,可愛。

諾瑪果然跟諾曼說寇蒂的壞話,但諾曼才跟寇蒂打完一炮,所以說寇蒂是好女孩。

Season 2 Episode 6

寇蒂來接諾曼,諾瑪跟寇蒂說不能讓諾曼喝酒、醫生交代,寇蒂雖然表面答應,但實際並不當一回事。連觀眾都會感覺到諾瑪的話不知道能信多少,會覺得她説的話會不會也只是一種控制手段。

寇蒂慫恿艾瑪跳水(河水、水很冷),艾瑪拿掉氧氣罐跳下去,差點溺水呼吸不過來,諾曼對寇蒂發飆,然後抱著艾瑪安慰她。感覺諾曼還是很在乎艾瑪,不過也許比較是當成妹妹吧?明明艾瑪就很可愛啊。

Season 2 Episode 7

諾曼意外殺死寇蒂的爸爸,諾瑪去警局看諾曼,後來警長要找諾曼問些話,諾瑪很在意,諾曼因為跟諾瑪鬧矛盾,不讓諾瑪跟,諾瑪又控制狂爆發狂問警長要問什麼問題。現實中看過控制狂,還真的是這樣,如果幸運還沒看過的人,看到這種千萬和對方保持距離 XD

贊恩看起來年紀不小,但完全是個中二屁孩,他的 sister 茱蒂(完全不知道誰大誰小)成熟多了。贊恩完全就是準備領便當的貨色,所以心理成熟很重要,不然連做壞事都做不好。

諾瑪不告訴諾曼他失去意識時發生過什麼事(殺死他爸爸),諾曼則因為這樣而更有叛逆心理。諾瑪可能基於現實種種考量,所以不想面對這個問題,但不處理這個問題,似乎也只能讓結果越來越糟糕。

Season 2 Episode 8

諾瑪告訴諾曼她要去喬治家約會,兩人的隱形角力還是很病態。諾瑪去到喬治家又忍不住一直想諾曼,然後突然跑回家,又跟諾曼病態糾結了一番。諾曼把自己鎖起來不理諾瑪,諾瑪又跑回喬治家跟喬治親熱,滿滿病態人格。

Season 2 Episode 9

艾瑪想辭掉旅館的工作,因為覺得諾瑪、諾曼、迪倫的很多事,她都不知道,沒辦法成為他們的一份子。諾瑪當然是不會告訴外人不光彩的一面,另一方面應該也是諾瑪其實也很難信任他人。

諾瑪應該是因為諾曼被綁架的事不爽,對喬治發飆,但喬治走了,她又後悔,真是在哈囉,不過也很真實就是了,現實中情緒化的人差不多也是這個樣子。

Season 2 Episode 10

諾曼告訴艾瑪他家的秘密要讓艾瑪留下來,可是只講迪倫的部分,超賤的。

諾曼在上集結尾想起殺死華森老師的記憶,他發現諾瑪的槍,本來打算自我了結,諾瑪又跟他說他們兩人是一體的,沒有他、她也活不下去,還吻了他嘴唇。兩人病態的依賴共生,讓錯誤和變態都往更嚴重的方向發展。

Season 3 Episode 1

諾曼(18 歲了,原本 17)開始睡在諾瑪的床上,WTF,迪倫覺得很不 OK,諾瑪還要硬拗。

諾瑪的哥哥凱勒跟迪倫說,他們的媽媽很瘋、爸爸很暴力。之前還以為凱勒已經領便當了,原來還沒。

艾瑪好像有一點沒那麼可愛了,差一年差很多?(欠揍發言,真是)

諾瑪本來不傷心她媽去世,晚上又莫名傷心起來,要諾曼(純)陪睡,諾曼對諾瑪說她是 silly woman,感覺比較像丈夫對妻子説的,很詭異。

Season 3 Episode 2

安妮卡不見,諾瑪很氣諾曼騙她昨晚沒看到安妮卡,諾瑪開車他們一起去昨晚安妮卡去的酒吧,這裡諾瑪玩了一個梗,她問諾曼為何說 “She was a nice woman, and troubled.”,如果諾曼知道安妮卡已經死了,是可能說出 was,但回去翻字幕確認,諾曼是說 “She’s”,難怪諾曼有點受不了(諾瑪想套他話),諾瑪下車後,諾曼的表情有點怪異、不爽。

Season 3 Episode 3

艾瑪穿很辣,不過可愛度確實下降了。

諾瑪仍然懷疑安妮卡是不是被諾曼殺了,她的懷疑讓諾曼的心理狀態又變得更糟糕,在艾瑪關心他的時候,仍然無法平靜。

Season 3 Episode 4

看到安妮卡死了,諾曼也開始懷疑會不會是他殺的,諾瑪的懷疑也變成他的自我懷疑(包括前一集結尾,幻覺「母親」讓他用奇怪的方式去回憶)。

諾曼覺得諾瑪對他有點不太一樣,問諾瑪是不是和迪倫又來跟他們住有關,他們的關係實在太糾結。之後諾曼又故意在諾瑪經過時吻艾瑪,很故意。

諾曼準備野餐食物,諾瑪以為諾曼想找她野餐,諾曼說是要跟艾瑪去,兩人又鬧了一番。最後諾瑪跟諾曼說,因為艾瑪的身體狀況,不可以跟她上床。諾曼和艾瑪去野餐,找到一間空木屋,都準備好開始嘿咻之前,諾曼竟然媽寶病發作,跟艾瑪說媽媽叫他不可以這樣做,艾瑪很生氣,覺得她自己的身體狀況,她自己比諾瑪、諾曼清楚她能做什麼。應該就是從這裡,兩人再也無法有所發展。

Season 3 Episode 5

對於諾瑪的哥哥凱勒回到鎮裡的看法,諾曼的善惡觀完全是個小孩子,艾瑪比他成熟多了。

旅館的 Wi-Fi 密碼全是 MOTHER,夠瘋狂。

諾曼跟諾瑪確認她整天穿的是身上那件衣服嗎,不是他喜歡的那件嗎(是在喜歡三小),諾瑪說他早上失去意識了(又看到幻覺「母親」),之後諾曼就去偷了他説的那件衣服,藏到他床墊底下,憋大絕?

Season 3 Episode 6

諾瑪離家出走,諾曼的分離焦慮和沒幾歲的小孩一樣嚴重,後來還在晚上穿著諾瑪的長袍做早餐,還以諾瑪的口氣對迪倫說話(不過沒有穿他偷走的那件諾瑪洋裝)。

諾瑪在外面折騰了一圈,去到學校認識的心理學教授(也是心理師)家,難得跟外人說了真話,諾瑪還主動和他上床。

Season 3 Episode 7

因為艾瑪前一天晚上留下來幫忙,艾瑪也讓迪倫幫他拍打胸口,清出肺裡的髒東西,隔天早上兩人有點要開始好上了。

迪倫問艾瑪的父親關於艾瑪的情況,艾瑪的父親說器官移植很難排到,但波特蘭有家醫院,只要捐足夠的錢,就可以把排序提前。迪倫問多少錢,艾瑪的父親說兩萬鎂,但他沒有這個錢。覺得也太廉價(問題發言),考慮到艾瑪後來和迪倫的情況來說,編劇這樣寫,感覺有點不合時宜、不符合時代。

心理學教授到旅館了解諾曼情況,諾曼竟然問他和諾瑪上床感覺如何,教授問諾曼為何這麼在意諾瑪和誰上床,諾曼想和諾瑪上床嗎,諾曼就發飆了。就是因為諾瑪、諾曼兩人太親近到幾乎沒有邊界,所以產生這種問題。

Season 3 Episode 8

諾曼約艾瑪去看電影,被打槍了,艾瑪說諾曼和她一起的時候,總是心不在焉(因為諾曼都和「母親」在一起啊),可能她不適合他,還是做朋友就好。諾瑪離家出走那次,諾曼開始也會看見幻覺的他的狗「朱諾」(已經車禍死掉被諾曼做成標本),這裡朱諾又出現了。

艾瑪對大麻男孩講了一句經典屁話「我現在不想談戀愛」,真意「我不想和你談戀愛」。

諾曼和諾瑪起了一點衝突,諾瑪走了以後,諾曼看到幻覺「母親」穿著他偷走的那件洋裝,抗拒了幻覺。但諾曼又看到「朱諾」,跟著「朱諾」跑出去,最後遇到布萊德利。

Season 3 Episode 9

諾曼和諾瑪的衝突越來越大。

迪倫把錢給艾瑪的父親,並請他不要告訴艾瑪是他給的。

凱勒告訴諾瑪,之前諾曼曾找他,而且諾曼以為自己是諾瑪的事。(諾瑪應該又會更怕諾曼了)

布萊德利要跟諾曼上床,諾曼準備行動下去之前,看到幻覺「母親」,覺得「母親」不要他這樣做,他就做不下去了 XD

「母親」很痛恨布萊德利,似乎在暗示要諾曼殺了她。跟諾瑪的衝突越大,「母親」似乎就越掌控住他。

Season 3 Episode 10

諾瑪想把諾曼送去精神病患機構治療,諾曼不想去,他考慮和布萊德利離開。在路上,諾曼變成「母親」把布萊德利殺了,把車子和屍體沈到湖裡的時候,「母親」在旁邊陪著他,並對他說布萊德利本來就想死,她是在幫她,而且布萊德利想把諾曼帶走,她不能允許,他們是不可以分開的。即使和現實諾瑪吵得很兇,他還是離不開母親。

Season 4 Episode 1

諾曼被別人發現在外面自言自語,被送去精神科,諾瑪找迪倫一起去看他,迪倫想去波特蘭看艾瑪,諾瑪很驚了一下迪倫和艾瑪,不過迪倫簡單解釋後就釋懷了。(迪倫說一切發生太快,嗯,影劇情節,不用有什麼道理或基礎)

醫生教訓了一下諾瑪,說諾曼有過那麼多次失去意識,她還沒帶他看過醫生,諾曼已經滿 18 歲,精神狀況有危險性所以需要被觀察 48 個小時,她沒有權利帶他走。諾瑪幼稚又愚蠢地去找警長,想看警長有沒有什麼管道可以帶諾曼出來,警長不想理她這個要求。

諾瑪其實沒有能力讓諾曼進她想讓他去的精神病患機構,她去找警長想要警長和她結婚,可以用警長的保險,作為代價她願意和警長上床,警長當然不接受(即使他是真的喜歡她,這種條件交換讓人覺得真心被糟蹋)。

諾曼被鎖在臥室,他撞破房門後,又被「母親」人格主導著,艾瑪的母親剛好來找他,他就殺了艾瑪的母親。

諾瑪自私的愛,造成大家都受害,大概就是標題的「害人害己」 “A Danger to Himself and Others”。

Season 4 Episode 2

艾瑪媽媽的屍體不知道跑去哪,諾曼仍一直在懷疑諾瑪把他鎖起來的時候跑去哪裡,對母親的病態執著越來越嚴重(那死樣子滿欠揍的,演員演得很好)。

警長幫忙讓諾曼可以進諾瑪想讓他進的機構,文件傳真到旅館,被諾曼發現,諾曼變成看到幻覺的父親,要說服自己其實是諾瑪有問題。

Season 4 Episode 3

諾瑪和警長結婚後越來越來電,迪倫回來很驚訝這件事,他覺得警長不懷好意(其實一開始就別有企圖的是諾瑪)。

諾瑪明知道讓諾曼去治療是對的,但又擔心諾曼在裡面講了什麼,讓她永遠失去他,這粘膩的愛讓人厭惡。諾瑪硬要去見了諾曼,兩人又是爭吵,之後諾曼開始跟醫生說諾瑪可能殺了人。

Season 4 Episode 4

諾曼和另一個病患逃跑,到了一家脫衣舞吧,諾曼和一個舞孃到了包廂後,諾曼又變成「母親」。

Season 4 Episode 5

諾曼跟醫生說他和諾瑪的關係是典型(typical)的母子關係,醫生問說他為何用「典型」這個詞,諾曼說他指的是「正常」(normal)。超靠北,沒什麼就特別要強調什麼 XD

諾曼看到幻覺「母親」來機構探望他,醫生和他談了這件事後,諾曼抓狂了一下,然後變成「母親」的人格和醫生談話,醫生發現了,頗精彩。

Season 4 Episode 6

迪倫和諾瑪聊天,他們還沒讓諾曼知道諾瑪和警長結婚,因為諾瑪覺得諾曼很脆弱,迪倫很有洞察力地指出,就是因為諾瑪老是覺得諾曼脆弱,所以他永遠不會變強(投射性認同),諾瑪的心理素質,當然只會否認和不想繼續談這個話題。

醫生提到諾曼的父親,「母親」的人格出來說了諾曼小時候諾瑪的悲慘經歷,並要求醫生不要讓諾曼想起這些記憶。

諾瑪覺得對警長有足夠的愛,可以告訴他,她和哥哥凱勒情況的真相。

Season 4 Episode 7

諾曼看到報紙警長和諾瑪結婚,諾曼打電話回家剛好是警長先接的,諾瑪和諾曼兩人都不說實情,兩個死變態(看到生氣),之後諾曼就開始準備回家。

迪倫發現諾曼房間有艾瑪母親寫給艾瑪的信,跟諾瑪暗示會不會諾曼做了什麼暴力的事,諾瑪幼稚地用否認來掩蓋她的擔心。

醫生告訴諾瑪,可以讓諾曼強制被留在機構裡的方法,是諾瑪向法院提出請求。諾瑪覺得這樣是讓她當壞人(很幼稚的思考方式),所以她不會用這個方法。

諾瑪去勸諾曼留在機構裡接受治療,兩人又在諾瑪結婚的事情上爭執一番,最後諾瑪還是告訴諾曼他可以回家。

Season 4 Episode 8

諾曼回家,警長暫時不和諾瑪住,諾曼一直在糾結諾瑪和警長的婚姻(真想巴死他),他告訴警長他會自己去買保險,他們就可以離婚了。

諾瑪很生氣諾曼自己去找警長,但是她都沒有想到她自己也沒有告訴諾曼實話,諾曼又在糾結諾瑪和警長睡,諾瑪才告訴他,她真的喜歡警長。

警長一起吃晚餐,諾曼又在糾結,最後他開始對諾瑪說,諾瑪一直讓他黏著她,也不讓他交女朋友,現在有了警長又不要這一切了。

Season 4 Episode 9

警長覺得諾瑪和諾曼單獨相處可能會有危險,諾瑪仍然是幼稚地否認這點。

諾曼對醫生描述只有他會看到的諾瑪的另一面,頗像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描述,在劇情中其實諾瑪也一直或多或少表現出這一面。

迪倫看到艾瑪母親的耳環,拿去質問諾瑪,諾瑪繼續否認一切(愚蠢幼稚不成長的人就快得到教訓了)。諾瑪完全不在乎可能的危險,只在意迪倫和警長背著她見面討論諾曼的事,諾瑪也不讓迪倫告訴諾曼他發現的東西。

諾瑪去找警長吵他和迪倫背著她想把諾曼送回機構的事,現實中看過諾瑪這類型的人,真會覺得超級像,沒有在人生中吃到足夠的大虧,他們永遠不會醒悟。

諾瑪竟然回去跟諾曼說,諾曼說的是對的,她和警長無法相處(明明是她自己造成的)。

諾瑪人生中最後一個大虧,讓她再也沒有機會反省自己了。

Season 4 Episode 10

一氧化碳中毒影響到記憶,諾曼不記得是他害死諾瑪。

諾曼把諾瑪遺體挖出來,想叫醒她,最後意識到諾瑪已經死了,他想自殺,但聽到幻覺「母親」在彈鋼琴,阻止了他。

Season 5 Episode 1

諾曼和幻覺「母親」、「朱諾」生活著,「母親」還會放唱片、做早餐,真神。諾曼走出住屋,魔法就失效了,一切都是幻覺。

諾曼在商店認識一個店主女生馬德琳(有點像諾瑪),「母親」竟然會跟諾曼爭吵,她一切都是為了他,還為他死了一回,他生命中不能有別人,特別是女生。

「母親」不讓諾曼去鎮上參加聚會,兩人爭吵後,「母親」帶諾曼去看地下室冰櫃裡的屍體,是警長找去殺諾曼的人,被「母親」殺了,警長找的人也太不行。

Season 5 Episode 2

諾曼在可以看到對面馬德琳店的咖啡店裡,馬德琳發現了,過來說想幫諾曼介紹對象,馬德琳的丈夫也走了進來,諾曼發現他就是之前曾來旅館「休息」的客人,他應該死定了。

「母親」還會學習法語,有點好笑。「母親」還會進酒吧跟酒保抱怨,照顧精神病人很累。

諾曼本季第一次打扮成諾瑪。

Season 5 Episode 3

齊克見過諾曼打扮的諾瑪後,說服諾曼讓他待著屋子裡和他們一起(他很享受觀察著諾曼的瘋狂)。

馬德琳向諾曼坦承她目前的婚姻狀況不太幸福,問他們能不能當朋友,而且偶爾見見(感覺不是很單純)。

Season 5 Episode 4

諾曼清出一些諾瑪的衣服,跟「母親」說要丟掉,結果拿去問馬德琳願不願意收下。

馬德琳丈夫晚上不在,她找諾曼去吃晚餐,諾曼到的時候,她穿著諾曼最喜歡的那件諾瑪衣服,諾曼一下看呆了,超變態 XD

馬德琳和諾曼吃完飯,一起做蛋糕過程中吻了起來(就說怎麼可能是「朋友」),諾曼突然看到「母親」產生障礙 XD 就衝回家了。

Season 5 Episode 5

諾曼告訴馬德琳看過她丈夫出軌的事,馬德琳不太想相信她丈夫會這麼做,也很生氣諾曼現在才告訴她。

諾曼巧遇醫生,他唬爛自己現在不會失去意識了。醫生讓他想起來,他失去意識時會變成諾瑪的事。

諾曼暫時看不到「母親」,他到處找在酒吧想起來,自己好像變成諾瑪在酒吧裡面跟人亂搞的事。

Season 5 Episode 6

瑪莉安(馬德琳丈夫山姆的外遇對象)來旅館住宿,諾曼又看了「母親」,他跟「母親」說她只是他的幻覺,只要他身邊有年輕漂亮的女子,「母親」就會出現。

自從在旅館管理室和 1 號房之間挖洞以後(偷看警長和諾瑪),諾曼越來越變態利用它。

諾曼對抗「母親」,說她不是真的,但「母親」贏了。

諾曼叫瑪莉安趕快走,「母親」責怪諾曼讓她跑了,山姆來旅館,山姆被諾曼幹掉了(「母親」慫恿)。

Season 5 Episode 7

迪倫幫諾曼拿藥,藥師告訴迪倫,諾曼的醫生一年多前已經失蹤了,不久前諾曼看到的醫生可能也是幻覺?

「母親」差點殺死迪倫,諾曼打電話自首殺了山姆。

Season 5 Episode 8

「母親」完全控制著諾曼在應對警察,想撇清罪行。

警長發現齊克在地下室寫作,最後齊克嘲笑警長,被警長幹掉了。

Season 5 Episode 9

「母親」在法庭上接受預審。

馬德琳很難過,對迪倫說她只被諾曼騙了幾週,迪倫怎麼被騙整個人生。真是在靠北喔,雖然方法不對,但馬德琳也擺脫渣男了,是有這麼不爽三小。

艾瑪去看諾曼,她發現了跟他說話的是「母親」,「母親」沒有讓諾曼和她談話。

Season 5 Episode 10

警長要諾曼帶他去找諾瑪屍體,仍然是「母親」在控制諾曼,找到後警長太大意被「母親」(或者被揍好幾拳變回諾曼了)殺了,但警長遺言似乎讓諾曼清醒是他自己殺了諾瑪。「母親」則因為諾曼已經清楚是他自己殺了諾瑪,沒法繼續保護他,決定離開。

諾曼的記憶回到剛剛搬來鎮上那時,他約迪倫一起晚餐,餐桌上坐著的是諾瑪的屍體。諾曼拿著刀靠近迪倫,迪倫只好送他去和諾瑪一起。

希區考克「驚魂記」

瑪莉安來到旅館,諾曼本來要邀她上去住屋和他一起吃晚餐,但諾曼上去準備後,瑪莉安聽到惡毒的老婦人聲音,在批評諾曼而且不准他帶瑪莉安上去。

瑪莉安問諾曼會跟朋友出去嗎,諾曼說男孩最好的朋友是他媽媽。電影裡就這樣用了大量瑪莉安和諾曼的對話,來呈現諾曼和母親的關係。因為礙於時間限制,電影這部分比較難像連續劇那樣,呈現完整的諾曼和母親之間,又愛又恨的病態依賴共生和糾葛。

電影最後由精神科醫師來對其他人講解諾曼的心理過程,這醫師又演得有點浮誇,給人感覺是個小敗筆,但也只能說是必要之惡。不過最後又補上「母親」在看守所裡的內心獨白表演,算是讓結尾收得比較漂亮。

總結

全劇的核心可以用岡田尊司的一本書的書名《母親這種病》來代表,當然更著重的是和母親太粘膩、母親的愛太過度這一面,劇中比較少著墨在得到較少母愛的迪倫的內心掙扎上。

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於母親?

作者序 母親,究竟是什麼? …

www.books.com.tw

另外有一本書「殺母的文化」也提到相關議題,裡面還有一個章節專門講「驚魂記」(書很大部頭,我還沒全部看完):

殺母的文化:二十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

《殺母的文化—二十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 1. 成書的背景…

www.books.com.tw

「母親」應該是我們許多人人生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母親如果對我們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當然也很可能是來自於母親的母親的影響。母親可能來不及處理她自己身上的議題了,但至於這種循環是否還要由我們延續下去,應該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

不要有小孩當然可以是一種阻斷循環的方式,但其實不管要不要有小孩,療癒自己的「母親這種病」,對於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完整的人,都會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

《偶然發現的一天》劇終總評

之前看劇寫了前一篇

本來期待後半段劇情能有更大的突破,不過現在整齣看完,覺得是失望的。

後半段劇情一直在和漫畫家前一部作品糾纏(有點前世今生的意味),讓人覺得很無聊,格局小成純粹的戀愛劇,原本大有發展空間的角色覺醒和發展,反而非常少。

最後更讓人不滿的是,快結束的時候,看起來好像漫畫快結束,所以整個世界在崩塌,結果最後劇情竟然進行到女主角上大學,然後又見到河路,那前面崩塌是在崩假的喔。讓人覺得失去真實,全部都可以很廉價想怎樣就怎樣,嚴重讓觀眾無法入戲。

總結可以說,這劇看前半就可以了,後半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偶然發現的一天》青春傻劇也有深寓意


最近不小心看了《偶然發現的一天》,一看就想到《W - 兩個世界》,本身沒有看特別多韓劇,不知道韓劇是不是很喜歡玩這種漫畫世界梗。

青春劇的傻、蠢、中二,在這部劇中完全不是缺點,因為劇中世界是發生在一個漫畫世界裡面,所有角色都是漫畫家設定的沒有「自我」的人物,越傻、蠢、中二,反而越能襯托後面角色發現「自我」後的轉變,雖然傻、蠢、中二的部分,看了還是會讓人覺得滿討厭的。(跟《W - 兩個世界》不太一樣的是,目前看到 12/32 集,還沒有出現所謂現實世界)

河路(一天)& 殷端午

女主角殷端午(劇中漫畫世界裡的超不重要女配角)是個富家女,單戀白經十年,但白經完全不喜歡她,還對她超壞,根本完全是現實中也會看到的故事!有些女生條件明明很好,但老是會遇到渣男,甚至還對渣男鍥而不捨(或者好男遇到渣女也是)。

劇裡開場後,女主角就不斷發現一些奇異現象,像是記憶會有斷層(對應到漫畫的場景切換),接著就遇到神秘角色「魷魚絲」告訴她,是因為她找到了「自我」,所以才能感知到這些東西,也才能記住非漫畫場景中發生的事情。之後女主角就開始進行反抗漫畫家給她的人設的抗爭,她的「自我」其實不喜歡白經,但漫畫中場景還是會強制她照著漫畫劇情走,她只有在場景外才能做自己去抗爭。

寫到這,忍不住讚嘆,整部劇真是超心理學的設定,而且劇中主要角色都是高中生,也呼應著青春期是自我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漫畫世界的男二李道華,是第二個找到自我的角色,但是他感覺沒有太大轉變,還是喜歡著漫畫世界女主角呂珠多,個性也差不多。這也是一種可能,他本來就是那樣子了,只是他會開始幫助女主角殷端午。不知道之後他會不會打破漫畫男二的命運,我是比較看好他和呂珠多,希望他能成功。

漫畫的男主角吳南柱、女主角呂珠多,在目前看到的 12 集劇情裡,都是還沒有自我的角色。男主角中二到我不想提他,呂珠多則是賞心悅目,一些衣服風格也比殷端午讓我覺得喜歡。她被設定成有點灰姑娘+綠茶(婊,的心機部分還沒直接顯露)的角色,很期待她之後要是找到自我,會有什麼樣的轉變。

吳南柱 & 呂珠多

河路(一天)本來是漫畫裡連名字、人設都沒有的角色,但接觸殷端午後,也開始有了自我(殷端午的女主光環),因為沒有漫畫原始人設,所以也沒有前後變化可比較,但能不能擺脫無名配角身分,則是後面看點。

12 集的最後,揭露了第四個找到自我的角色 — 殷端午被設定單戀的白經,同時前面一點的劇情也間接帶出他說討厭生病的女生的原因。他原本被設定的角色,也是和漫畫男主一樣中二討人厭(這演員長相我也不喜歡就是了 XD),但同時又是個被父親壓迫和利用的角色,找到自我後會變成真心喜歡殷端午嗎?雖然這樣很靠北,但還是讓人很期待他的轉變,還有和父親的關係會怎麼變化。

河路(一天)& 殷端午

這些角色在反抗自己的漫畫設定時,會遭遇想要讓故事照原定方式發展的一股力量阻撓,又讓我忍不住讚嘆,真是超寫實的比喻。在現實生活中看過三十幾歲的人,但心理各方面仍像個小學生,我真的相信有些人是沒有「自我」的,而且可能終其一生沒有自我(只要從來不曾自省)。這樣的人,只是隨著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對應的反應,其中沒有自我的意志在起作用,而他們的反應方式,純粹就是跟著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或者父母給的設定而來的。

沒有自我的人,生命的層次非常 LOW,我都懷疑如果說跟昆蟲沒多大差別,是不是還侮辱了昆蟲。不過這類人也許也是 LOW 得其所,因為成長畢竟是痛苦的,但不成長其實終究也會嘗到不成長的苦頭。從另一面來說,這種人也是非常好操弄的,所以很容易被一些心存歹念的人操弄,這也是他們的苦頭來源之一。

我很期待這部劇後面會有更多突破,因為作為劇中背景的所謂純情漫畫、或者其他一些連續劇,其實也都是在設定著觀眾,讓觀眾以為男生就該怎樣、女生就該怎樣、愛情就該是怎樣,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這些故事的價值觀是適合自己的嗎?有多少人會思考?

你找到「自我」了嗎?


Update

全劇看完覺得後半段讓人失望,詳情:《偶然發現的一天》劇終總評
之前剛看這劇寫了一篇:medium.com

春河劇團《大家安靜30》

2019.9.28 晚上 7:30 在國家戲劇院看了春河劇團《大家安靜30》。

這齣戲只能說,很鬧很鬧,越到後面越讓人連續爆笑。最大特色應該是,這是一部在舞台劇上,演出舞台劇排演和演出的戲,舞台也兩次 180 度旋轉,能看到平常看舞台劇不會看到佈景背面。

要說整齣戲有沒有比較深的意涵,我個人是沒有體會到,不過如果只看喜劇娛樂性,絕對是非常足夠,能夠讓人有一個開心大笑的夜晚。

另外,開演前在現場買節目冊,看到攤位上也在賣《上一堂EMBA戲劇課:學會創意領導、展現團隊合作,一窺全球頂尖商學院培育優秀領導人的方法》這本書,順便帶了一本,似乎讓攤位的人滿驚奇,可能會說要買書的人很少很少。